本报讯 来到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区,首先就被这里一街两巷的小市场的热闹劲给吸引住了。这还没过年,年味却已浓浓的飘了起来。
据了解,陈家山矿现有下岗职工一千余人,矿区市场的经营者90%都是矿上的下岗职工和职工家属,搞小型市场经营成了此地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的主要渠道。纵观这个矿区市场,虽不是很大,东西却是应有尽有。远道而来的农妇挎着两只篮子,十来只平日“趾高气昂”的公鸡,此时乖乖的卧在篮里“整装待发”。有人问,“这公鸡咋卖呢?”“便宜卖,一斤三块八,我也是挣个年钱。”农妇道。
再看旁边,各种各样的蔬菜肉禽样样都有:白菜、土豆、蒜苔、菜花、西芹、西红柿、大肉、鱼肉、鸭子……以及各种干果副食一样不少。经营者都鼓足干劲在使劲吆喝。
街对面,花花绿绿的糖果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过年招待人这些总少不了吧!此时商家自然不乏生意,人们已不是半斤一两的买,而是五斤十斤的买,过年吗,人人吃个乐呵。
“大姐,年跟前了,给孩子弄一身新衣服吧!”再看说话人的货架,五颜六色的儿童服装占据了整个铺面,时刻吸引着小孩子们的目光。陈家山矿今年效益不太好,全矿职工只发70%的工资,但在这新千年的头一个春节前面,矿上职工也不心疼这点钱了,都大大方方将仅有的消费进行到底。
市场一个角落里,两个钢丝床上摆满了画面各异的明信片、日历、挂历,以及用途不一的农历,商家对记者说,“这些东西好卖得很,这里人还是挺重视农历风俗的。”说话间,几个老太太来此挑选了几本万年历,将来年的期盼都寄托在了这“老本本”之中。
本报记者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