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记者乘车经蓝田县城前往秦岭深处的灞源,采访西(安)南(京)铁路的职工。
车进秦岭二十余里,山势更加险峻。同车的乘客说前面就是象洼沟,铁路工人硬是用三四吨的炸药,在悬崖峭壁上炸开一条简易公路。出于职业的好奇心,记者便在这里下车,顺着新造的这千米多的盘山公路,径直来到正在施工的曹家山隧道。正好铁二局五处西南项目部的副经理邓正贵在这里检查施工,我们便踩着泥水,艰难地进入500米深的挖掘工作面。星辰般的电灯光下,只见装载机张着大斗,一下就将成吨重的石渣装进运渣车。尽管风机不停地抽去粉尘,洞里仍是灰尘弥漫,使人觉得呼吸困难。据现场的人员介绍,在这两个隧道口施工的是该处9队的170多名职工,元旦假期全部在工地加班。他们三天的工作量是:衬砌隧道拱顶及边墙9米,浇铸混凝土80立方米;开挖隧道16米,放炮、炸石、运碴1400多立方米。
接着,记者又采访了该处12队曹家山隧道工地,只见五六名职工头戴安全帽,正在操作着“捣固器”衬砌矮边墙。领工员张鹏告诉记者,社会上的三天元旦假他们都在工地大干,干150米边墙没问题,可能得浇铸混凝土370多立方。问到他们想家不想,五六个小伙子都说:“想!”有的还说:“想媳妇,也想孩子!”“施工任务紧,等到腊月廿七八才能回去。”问到元旦食堂改善伙食没有,小伙子们又转忧为喜:“队上给我们做了10多个菜,晚上聚餐可红火呢?”记者问推着小车的女清路工:“元旦喝酒没有?”她回答:“我不会喝酒,为庆祝新世纪第一个元旦,也喝了两小口葡萄酒。”
据了解,铁二局五处西南线项目经理部的三个工地上,有二十多对双职工,他们多是接父辈的班当上“老铁”的。在12队工地的一排双职工的工棚宿舍里,刚从工地回来的代班员正和妻子杀鸡、炸鱼,还买了一只王八改善生活。在职工大灶的元旦宴上,记者还结识了一对年轻夫妻,女的叫蒋世萍,是12队工地会计员;男的叫张清明,在山外的一个工地任材料主管,他是专程进山和媳妇一起庆祝他们结婚10周年的。因时间紧开不了小灶,就加入单身灶的行列。据小张介绍,37岁的他修过10条铁路,他和小蒋是在南(宁)方(城)线工地“谈朋友”,在衡(阳)广(州)复线上结的婚,婚后十多年一直走南闯北修铁路,孩子是老人帮着带的,结婚十年了连张结婚照也顾不上照,直到这个元旦前夕,才到西安补照了一张婚纱照,挂在工地宿舍的床头。
元旦假日进灞源,西南线上的隧道、桥梁工地比比皆是,记者采访的仅仅是十多支建设大军中的一支队伍。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