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参加了在西工大举办的高新人才招聘会。到会的应届毕业生反映,如今的招聘会开得太早、太滥了,对尚未真正走出校门的应届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据了解,今年针对2001届毕业生的招聘会早在2000年秋季就竞相展开,比往年提前了近半年时间。各种秋季人才招聘会、跨世纪人才招聘会、省市级人才市场招聘会、外地企业人才招聘会、大型知名企业专场招聘会纷纷向学生招手。西安市几乎每周都会有各种规模的招聘会至少四五场,各大高校内四处张贴着各种招聘信息。招聘会的提前和增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需求,反映了企业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的迫切心情。正如某单位招聘人员所说:“不先下手为强,等人才都被人挖空了,才知道着急可不行。”
但毕业生们却并不领情,过早过多的人才招聘会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早早就乱了他们的心。首先是影响学习。目前应届生们还在继续上课,准备期终考试和毕业论文。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过英语四级等问题,而招聘会的提前使他们不得不忙里偷“闲”,准备个人简历,复印各种证书,奔波于各种招聘会,生怕错过了机会。结果自然是“冷落”了功课,搞不好还会亮红灯不及格。其次是影响心情。整日穿梭于各种招聘会,校园里也贴满了招聘启示,满脑子是找工作。西工大一男生说:“现在连晚上做梦都是参加招聘会。”找不到合适单位的心里烦,找到了工作,签了合同的也烦,怕单位不理想,怕以后又遇到更好的单位,怕自己到时候后悔签早了,想毁约又付不起五六千元的违约金。过早过多的招聘会使大四学生本来就不平静的心更是波澜迭起,给他们浮躁的心情又平添了几分烦恼。再次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一趟招聘会至少要半天时间,门票一般五元左右。此外,每次去之前都要准备打印简历,复印各种资料,甚至准备一身得体的“行头”,考虑如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而这些准备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许多招聘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招聘单位不少,但真正对口的、正规的、知名的并不多,一些单位的招聘人员甚至连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缺乏基本的用人常识,素质普遍不高。同时,招聘现场多吵杂纷乱,你拥我挤,很难让人静下心来仔细选择,难以专心和用人单位进行交流。
缘何会有如此过多过早的招聘会呢?举办单位认为是由于受西部大开发和西部“人才济济”现状的吸引,外省市单位提前抢滩西部人才市场,从而引发了本地与外地用人单位人才争夺战的提前爆发。而应届生则以为这多少和招聘会主办者的求财心里有关。据了解,招聘会每个展位收费1000—3000元,门票每张5—10元,而规模较大的招聘会可设500多个展位,容纳3至5万人参会,其利润一算便知。
过多过早的招聘会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烦恼,应届生们真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但招聘会开得过早过多的的确确干扰了应届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扰乱了他们的心绪。正如一位建院学生所说:“招聘会要开,但要开出质量和水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毕业生需要的是时间相对集中、秩序井然、专业划分更为细致的大型专场招聘会,是让学生少跑冤枉路多一份放心与安心的招聘会。
本报记者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