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严重亏损,扭亏谈何容易,这需要将方方面面的因素凝聚在一起,关键还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宝成通用公司能从资不抵债的困境中走出来,其做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请看……

灿烂夺目的“宝花”

2023年10月12日

始建于1955年的航空工业宝成通用公司,有过辉煌的一页。“宝花”牌空调也是我国最早的几种型号空调。当时,她是那么艳丽、夺目、诱人。

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松散,只计投入,不计产出,经营不断恶化。到1995年8月底,企业账面亏损2600多万元,潜亏8000多万元,实物盘亏6000多万元,负债高达105%以上。产品销路不畅,“宝花”遭到市场冷落,备受摧残,几乎从市场上消失。工资不能正常发,职工下岗,企业陷入困境。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海燕”折翅,“宝花”凋落……

1995年底,郭斌临危受命,组成新班子。他们同全厂职工齐心协力,不但要让“宝花”梅开二度,还要让她香飘万里。于是,全公司职工转变思想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敢为人先的改革。

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企业才能改变面貌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企业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思路,宝成人把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在首位。他们展开了“谁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工资是谁发的”等题目的大讨论,把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观念上来,把粗放式经营的方式转变到集约化经营的方式上来。

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干部职工对改革和发展的认同感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宝成,流传着这样的几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面对困难,他们打响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一个又一个攻坚战。

牵住“牛鼻子”,企业才有生机

宝成公司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僵化、松散、混乱。突出表现在缺乏一个好的经营管理机制。机制不改,好人会变坏,好产品也会烂掉。他们学习邯钢抓住牛鼻子的经验,就是抓成本核算。从此打开了企业解困的突破口。

企业提出“先分权求生存、再联合求发展”的思路,按照“生产分线、核算考核、生活分离、人员分流”的原则,将全厂64个处级单位调整压缩为六部一办的7个管理部门,以及14个经营实体。分流富余人员1217人,减少管理人员540人,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配置人力资源。实施了“一厂多制、多级法人、分散经营、分块搞活”的办法。将经营实体,分为法人、经营负责人以及独立核算、自计盈亏的实体等不同的层次,全部进入市场。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并以资产经营承包的方式实行经济考核。将大厂的一个压力,变为多个压力;将一个积极性变为多个积极性,使企业成功地迈出解困的第一步。

“东方不亮西方亮”

宝成公司在建立柔性机制,实行钢性管理,初步解决企业生存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范围,先后承担了国家十多项重点型号的工程,其产值成倍增长。在产品开发上,他们放弃小型家用空调器上规模的机会,紧紧抓住开发工业空调器和特种空调器,形成经济规模;开发出以高速并条机为主的新型纺织机械,已形成多种机型,其中600米/分新型高速并条机被专家认定为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精密钣金产品已形成规模,并为大唐电讯等高科技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机框、多功能机箱及特种电源,这些已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述产品全都是“宝花”产品的新家族。

据统计:宝成公司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7950万元,已发展到目前的1.3亿元。企业从1996年起,逐年减亏,去年已扭亏,实现盈利100万元。五年中消化潜亏5000多万元,偿还化解非银行债务10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上篇:凤翔查获一批假烟
下篇:在陕西省总工会十届四次全委会上的讲话(摘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200101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1/10/29526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