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西安小寨饭店会议厅,高朋满座,主人和来宾个个喜笑颜开,畅谈当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这是西安地区木材总公司(以下简称:木材公司)召开的订货会。会上公司总经理许明军向众人宣布:1999年公司盈利十几万,2000年又提前一个月完成各项经营指标。近两年,企业经营收入、利润都是改制前的三倍,职工收入增加,企业得到发展,并以优异成绩迎来新世纪。话刚完,几百人的会议厅,掌声久久不息。
木材公司的发展,真是坎坷不平。该企业于1998年8月底,由主管上级西安市物资局批准,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向公司上交4000元-40000元不等的股金,按照改制企业有关规定,成立了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以99票(全体股东100名)选出许明军当选为董事长,由董事会聘其为总经理。木材公司的改制,得到主管上级的省市体改委的认可。昔日的“媳妇”已“改嫁”,可“婆婆”对此仍“割爱不舍”,这年12月底,主管上级西安市物资总公司原经理陈宇要撤掉许明军的职务,另行安排人到木材公司当经理,遭到木材公司全体职工的坚决反对。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省市体改委的关注,对物资公司干涉企业改制的事,予以尖锐的批评,原经理陈宇也因经济等问题受到了法律制裁。
风波过后,木材公司全体职工齐心协力抓生产,创效益,职工的精神面貌变了,企业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总经理许明军说:刚改制时,企业如何生存,一时成了焦点。根据木材行业的特点,几个人一伙就可以完成任务。因此有人提出分家,这样做利于个人,不利于改革的成果和企业持续发展。企业要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就要体现出团队精神、企业精神。
木材公司把以前十几人的销售变为全员销售。每人肩上压担子,个个手中有任务,就连总经理和书记也必须年完成150方木材销售任务。而公司改制前,一年才销售木材300多方。去年全公司共销售木材达12400立方,个人销售最多的达1000多立方。
职工入了股,真正做了主人。对企业的发展就同关心自个儿家的事一样,以前解板用大电锯,职工自己动手改装小电锯,节省安装费一万多元,还节省三分之二人力。往常木板堆放在露天,下雨也没人管。如今,天一阴,职工就立即用蓬布将木板等物盖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职工特认真,因为,企业是自己的家呀!
企业虽说没了“婆婆”管,但事事都要由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通过。决策透明,赢亏大家清楚。完成任务,奖。去年,公司的销售大户是几名职工,奖了手机和自行车;完不成任务,不但罚,当官的还要降职。有3名领导被降职。
企业发展了,职工腰包也鼓了。以前外出的职工又主动要求回来上班。公司经考核,已安排了二十几人。并对一些困难职工进行补贴,联系教育部门减免其子女入学费用……
采访时,公司职工告诉记者:职工管企业,职工做主人,我们越过越滋润,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本报记者 柳江河
编后
产权不明晰,是长期困扰国企改革的重点话题之一,由此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企业经营者要么责任心淡化要么利欲熏心疯狂敛财,结果往往是穷庙里养出一批富和尚。
西安地区木材总公司改制并过上好日子的实践再次证明企业改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改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制度上使企业产权得以明晰,职工人人都有股金都做了股东,在某种意义上讲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因为是主人,企业发展的好坏自然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自会加强,于是人人肩上才会压担子,个个手中有任务,一改以往干好干差一个样、三个和尚挑水都在等的消极现象。这下好了,大家齐心协力抓生产、创效益、干劲十足,企业发生了可喜变化,个人腰包自然也鼓起来了,皆大欢喜。道理很简单,给自己过日子,谁会偷懒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