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草
汉中市博物馆,桂荫堂内展出一面石碑,记录了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南郑教案一事,现在摘录原文如下:
重罪甘受轻罚刊碑示众
本区教民吴年进,吴年忠、吴年选兄弟三人怀忿恨逞不义之豪强,今於六月二十五日胆敢轰拥堂内,辱詈本堂神父戴礼裴,实属逆理犯分。经本主教拔文到县,请官照例严办。罪民只得邀请乡绅及各处会长齐赴主教台前,恳请免罪,沐恩允许,准免办重罪。公议认咎轻罚,条目附刻於左。此系自知不伦,甘受轻罚,并不得再挟仇恨,再滋无名之事迹。特此勒石晓众,宣示各会通知。
计开
请四十八会长齐临古路坝主教公馆证见,兄弟三人项带锁链,同赴主教台前,认罪请罚。
于古路真堂内罚席筵三十桌。兄弟三人项带锁链,手捧十字,并献黄蜡十斤,鸣金放炮晓众。兄弟三人同跪天主台前,叩头悔过。
于八角山堂内竖碑一面,注明起衅原尾,用警效尤。兄弟三人依然项带锁链,鸣金放炮,同抬至八角山堂内竖立。
罚兄弟三人钱六十串,任随主教公用天主台前。
碑石是吴氏三兄弟被迫立的。据汉中博物馆资料记载,兄弟三人遭此欺压,倾家荡产,惨死他乡。
几个很年轻的人,只为和传教士戴礼裴争吵了几句,便受到这样的“重罪轻罚”。被侮辱人格,被整得倾家荡产惨死他乡,被立碑永远示众。
任何象样的宗教创始时都是教人向善,天主教教义也提倡博爱、仁慈、宽容。但是传教士戴礼裴等,他们的仁慈宽容在哪里?
传教士可以“拔文到县”,县衙门唯命是从。这传教士在中国不仅仅是传教吧!清朝末年,政府怕洋人。一些传教士充当了外国侵华势力在中国内地的代理人。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从城固县古路坝教堂内搜出外国传教士们记录的当地气象情况。逐日记录当地的天气阴晴、温度、风力、湿度等,记了大约六十年。(当时曾在县城内展览)
众所周知,气象资料是一个国家的秘密。气象资料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外国传教士们记录这些干什么?最起码是从事了与身份不符的工作。
去年10月,梵蒂冈宣布的封圣名单中是否有戴礼裴的名字,是否有那个主教的名字?我虽不清楚,但梵蒂冈这次封的这些所谓“圣人”之流,“圣行”经得起审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