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将自己企业发展定位于“走开发与治理并重”的战略上,这本身在当今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就是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好事。近日我们采访这家企业时,又听到职工们讲:“我们企业21世纪的口号是‘创建百年汉兴’。”看来,他们的这种发展战略是超前的,目光是远大的。
这里说的就是成立于1985年的西安市汉兴实业公司。当然,它并非一成立就如此风风火火,就如此志存高远,它的发展也是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之后,才走上了今日蓬勃发展的兴旺之路。
西安市汉兴实业公司位于西安临潼区新市工业园区内,当初组建时只是一家由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村级集体企业。创业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家企业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开发,努力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了一个以造纸为主,面粉加工、冷库保鲜为辅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公司占地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值近亿元,职工人数达2300多人。成为了临潼区民营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企业之一。
总经理郝九洲回顾了企业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后,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发展只有走‘以市场为导向,向管理要效益,不断调整内部资产存量,加大技改力度,小步快跑,滚动发展,苦练内功,重点突破’的路子,才能使企业发展有后劲,前进有动力。汉兴公司能有今天,我们就是遵循了这个发展思路,才使得汉兴有了今天的成绩。”
是的,汉兴公司从95年开始结构调整,97年搞完,98年以后开始扩大再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企业现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同行业第八,可称是中国麦草制浆大王。企业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卫生纸生产线23条,日产近60吨,年产量达2万吨。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2000年他们又在河南开封建起了3条卫生纸生产线,产量上去了,但汉兴人始终不忘“以质量求生存”的训示,他们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他们还从培养人才、选聘人才上为企业增加竞争实力,90年以来,企业每年都要向对口专业高等院校输送培养自己的人员,至今已培养高等技术人才30余名,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有了科技支持和人才保障,汉兴公司的产品质量扶摇直上,很快便赢得了市场的欢迎,生产销售始终处于饥饿状态。目前,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至沿海,西至新疆、西藏,甚至还跨洋越海销往南非、刚果、吉尔吉斯等国。其产品还在2000年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企业也因其杰出的贡献先后被部、省、市、区授予“国家中型一档乡镇企业”、“省级样板企业”、“企业发展先进单位”、“模范纳税户”等荣誉称号。总经理郝九洲也因贡献大而于97、98两年连续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和“陕西省劳动模范”。
造当代之福与国,还青山绿水与民。这又是郝九洲和他的汉兴公司的一个良好的愿望。谁都知道,造纸业是污染大户,但汉兴公司在不断向人们提供优质产品的时候,不忘走治理与开发并重的路子,其污染治理的先进经验不可不提。
造纸污水治理是国家环保要求的重要项目,根据国务院关于在2000年12月31日实现“一控双达标”的具体要求,郝九洲从1996年起就从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造纸污染研究所、清华大学取经并磋商探讨。最终采用清华大学紫光环境工程中心的新酸洗木素工艺,投资1280万元建成了占地37亩,日处理黑液1500立方米,中段水170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可达GB-3544-92国家造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为了高速、优质地建好污水处理厂,他们调集汉兴工程队的精兵强将,聘请省监理总站的高级工程师任监理。从三月份动工,七月份完成土建工程,九月底设备管道安装完毕,十月份调试运行,工人们不分昼夜,工地上彻夜大干,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按要求、按目标建成并通过了验收。工程被列为临潼区八大兴临工程之一,即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又造福了后代子孙,还了一片青山绿水于民。
新世纪的曙光已光临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国度,汉兴人也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下,他们牢记“创业难,守业更难”的厂训,为创建一个功德圆满的“百年汉兴”,正在全力以赴,孜孜以求。
我们相信:汉兴人的美好梦想一定会成真!
(成培德 孙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