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5日,在杨凌召开的全省失业保险工作会议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2001年失业保险工作作了安排。
今年我省失业保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深入贯彻《失业保险条例》和《失业保险申领发放办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县区层层责任制,把扩面工作落到实处。今年要重点解决好事业单位,铁路、金融、保险、电力等原行业统筹企业参加失业保险的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加快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制建设。结合我省即将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尽快制定我省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调剂金使用办法等配套政策,明确使用对象、标准、拨付补贴的具体程序,使两项补贴发挥应有的效益。
——确保向再就业中心调剂资金任务的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调剂部分资金,用于再就业服务中心仍然是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要做好准备,提前安排,确保资金及时划拨、到位。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由市县两级统筹向设区市级统筹过渡的各项工作。
——为使失业保险基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调剂,各地劳动部门力争二季度以前实现地市一级的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尽快把各县区结存的基金纳入地市统筹,并建立基金定期调度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
——强化基金管理,做好基金需求预测。预计我省今年从中心进入失业保险保障线的人数总量为16万人左右,各地要做好失业保险基金需求预测,定期向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通报基金支撑能力,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
——开展建立个人缴费记录制度试点,完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开展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的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市县(区)的指导,建立失业保险个人交费记录,加快研究制定个人交费管理流程,落实台帐管理岗位责任制。同时要抓紧对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积极探索实践失业保险基金由经办机构开单据,银行发放的办法。在继续抓好社会化发放程序的同时,积极创新探索,逐步实行社会保障部门开单,失业人员凭单据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办法。
——着手建立失业保险专门服务窗口,提高失业保险服务层次。建立失业保险专门窗口,一方面能进一步宣传失业保险,另一方面也为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参保、申领提供了方便。要根据失业人员的分布状况,设立相应的办理网点,并设专人负责,真正方便企业和失业人员。
——加强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要抓紧信息化硬件配置和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尽早建立起失业保险信息系统。
——认真、及时完成统计任务。针对我省失业保险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的现状,今年要加快建设步伐,按照失业保险统计制度的要求,保证专人负责,改变手工操作,全部实现计算机编报报表。从2001年起,各地、市统计月、季、年报表一律使用劳动保障厅下发的统计软件,采用计算机报表,为失业保险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王曙光 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