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华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审计”成了一个极富时代感的重要词汇,老百姓看到这个词心中快慰,贪官污吏看到了则心惊肉跳。之所以一个词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完全是因为审计工作在打击腐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有关人士透露,仅仅在某一个银行系统,去年一年里就审出了113个有犯罪嫌疑的人,这些人都被移送到了司法机关,由此不难看出审计的威力。
过去,对国家机关、金融系统和国有企业存在的许多经济问题,大多采取自查自纠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的效果,完全取决于违法违规者的党性和觉悟。对于某些把个人利益置于党性和人民利益之上的人来说,那种自己画黑圈的做法实际上不过是表演。该表演往往在上级检查时进行,在领导撤走后闭幕,群众把它称之为“下级糊弄上级,一级糊弄一级”。现在,审计人员一进驻,被查单位多半就要风云变色,那些弄虚作假、作奸犯科者纷纷落马,挤占挪用资金不得不归还,贪污腐败者则多被送上法庭。审计不再是做戏,法律也不再是儿戏,无论是中饱私囊还是违规操作,在审计的照妖镜下无不原形毕露。
审计的作用远不止于弥补自查自纠的缺陷。过去,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戏剧性的情节:司法人员在经办一件很小的经济案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重要线索,顺藤摸瓜,于是就逮住了一条大鱼。看了这样的报道,心中不免要想,靠这种误打误撞的做法,也许能将一两个“倒霉蛋”绳之以法,但是却不大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看到审计部门的工作报告,心里就不但服气而且顺气,因为审计部门采取的作业方式是“拉网”而不是“钓鱼”,审计出来的腐败分子不是栽在戏剧化的情节上,而是栽在确凿无疑的数字上。这样的作业也许不太富于观赏性,但它的确效果很好:水里只要有“鱼”,你就一个也甭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