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街头,不时见靓女手持一根奶糕款款走过;路边,小孩手拿冰淇淋吃一口、跑几步,惹得父母跟在身边追。冬日的西安街头,吃冷饮,吃凉皮成了一股流行风,绘就了一幅“风景画”。
西安开元商厦一楼门庭下,有一排卖钟楼奶糕的冷饮柜,5角钱一支的小奶糕很抢手。旁边,不时有小摊贩抱着一只纸箱亦在兜售。“冬天的早晨,吃一支冰凉的奶糕是什么感觉?”1月16日一大早,笔者问一位小孩。孩子天真地笑笑,用一句感觉好极了回应笔者。一个卖奶糕的大嫂向笔者做了一个统计,每天她能卖240—300支,再加上柜台上销售量,估计在千支以上。许多吃奶糕的年轻人纷纷说,冬天吃奶糕并不冷,要的就是那种感觉。据他们讲,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油腻吃得太多,整天有种饱腹感,吃支奶糕、冰淇淋能消食。有人还夸张地说,吃奶糕能减肥。
奶糕、冰淇淋成了冬日一道风景,传统小吃凉皮亦不甘示弱。原本占道经营的面皮摊一经整顿缩进了背街小巷,食客们紧随其后,将阵地转移在不显眼处。白生生的长面皮,红红的辣椒油颇能勾人胃口,老板收钱时的喜悦,让人读懂了他丰收的满足。笔者冬日在洒金桥小吃街吃了碗面皮,滑爽的感觉令人难忘。再看伙计飞刀切面皮、拌面皮的劲头,以及他们红彤彤的双手,笔者不禁又同情起他们,生活真是不易。有的摊主,怕顾客冬天吃面皮嫌凉,特意生个小煤炉加热,可他们的好意反被顾客不领情,多数人不愿吃热过的面皮,嫌口感发粘,不滑溜,于是小煤炉便成了老板和伙计的烤火设备。
冬天食冷是一道风景,这风景的支撑者多是年轻人和孩子,求新、求异、求舒心是他们的生活追求。老一代对此做法却不以为然。正是“代沟”的存在,给那些极具生意头脑的人一个生财的机会,在冬日里一过“生意瘾”,发了一回财。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