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在西安北池头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72岁的王印生做豆腐可谓是世代相传,他18岁接手家庭豆腐作坊后就没丢开过这一行当。解放后,在村办豆腐厂当厂长。改革开放后,随着大批南方做豆腐的人涌入西安市场,北池头村做豆腐的越来越少,但王印生一直坚守着,他离不开干了56年的老行当。
王印生的家庭豆腐坊虽简陋,但很整洁。王印生和他的儿子、儿媳每天都做300斤豆腐,600斤豆浆。王印生做豆腐十分讲究,从黄豆的选购到浸泡、磨浆、煮浆、过滤、成型,每道工序都严格按传统工艺操作。王印生做出的豆腐色白、细嫩、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王印生对现在市场上的豆腐也有忧虑,他不明白南方人用了啥招使一斤豆产出六七斤豆腐。他说,我做了一辈子豆腐,一斤豆只能做2.8斤豆腐。为此,王印生想给自己的豆腐申请个商标。他说,有了牌子,既能保护北池头这一豆腐名品,又让吃豆腐的人放心。
图①王印生说,做豆腐的每道工序都是一个关,一关把不好,就会影响豆腐质量。图②年岁不饶人,有的活计已力不从心,但王印生总要在现场把持,不容儿子、儿媳有半点马虎。 魏永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