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写稿的故事

2023年10月12日

我是一个纺织工人,饭后茶余,唯一的爱好就是叭在桌上烹文煮字。所思所想跃然纸上,或讴歌时尚,或痛斥陋习,或有感而发。那字里行间,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难以摆脱的烦恼。写得多了,便在友人的指点下投寄给报刊社,有的侥幸变成了铅字,渐渐地小有名气,也就时常弄出一些不知是喜还是悲的故事来。

那年秋天,西北一家刊社寄来一份大红证书:我的一篇小说获奖并被收入某某文集,要求出资购书10册。惊喜之余还有些想不通,怎么获了奖不但没有奖金,还反倒要我掏钱购书呢?不久,北京一家报社的牛皮纸信封又送到了我的手中:我被聘为该报的“特约撰稿人”。一纸聘书,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按照要求,我订了报纸,又寄去“特约撰稿人”须交纳的所有费用,一张《采访证》飘然而至。在以后的两年中,尽管我寄出的稿件在别的报刊上不断刊发,却始终未能在这张任“特约撰稿人”的报上露过一次脸。

一位年轻小伙冒着酷暑找到了我的工作单位,毕恭毕敬地先称我为“周老师”,后来又叫我“周叔叔”,并拿出身份证来证明他的确不是坏人。小伙侃侃而谈,说起我的那些作品来如数家珍,那些写得好那些又写得不好,那些写法不适,那些写得深度不够,说得我直冒冷汗,恨不得地上有个窟窿,好让我钻进去。天色渐晚,小伙面露难色,惴惴不安地说想求帮个忙:在来的路上把钱丢了,想借三五元钱回家时搭车用。我不加思索便给了他二十元钱,小伙千恩万谢地再三说,一回去就把钱给我寄来。可到如今已三年过去了,我这位“贤侄”却一直未能把钱还来。

在报刊上露脸的机会多了,朋友们便说我发财了,喊叫着要我拿出稿费来请客。一位朋友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可千万别忘了纳税呵。还有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也找上门来,或为晋级评职称写论文要我捉刀,或为自我吹嘘寻我撰稿,也有为打官司找我诉状。最绝的是原告和被告同时找来,在我家中舌枪唇剑,演绎了一场叫我哭笑不得的“双雄会”,也让左邻右舍们大饱眼福。

唉,伙计你说说看,这投稿的故事,到底是喜还是悲呢? (周宁光)

上篇:非法行医骗钱 治死他人入监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2001013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1/31/29577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