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变味的拜年

2023年10月12日

□文/童年

传统的拜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正月初一早晨,村里的青年和孩子们便开始行动,他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然后仨一群俩一伙地到本家和近邻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拜年;另一种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带着礼物轮流到舅舅、姑姑、姨家拜年。这样的拜年,是一次热情的问候,一次诚心的祝福,也是一年情况的交流,拜年拜出了孝心,拜出了亲情,拜出了欢乐。

然而,从近年来披露的一系列贪官案例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传统的拜年变味了。

一变是下级给上级拜年。此风不知起于何时,兴于何处。一个单位有50个干部,先后49个到“一把手”家里拜年,只有一个人没去。于是,一年之内,这位“一把手”就始终对那位“没来者”耿耿于怀。原海南省东方市市委书记戚火贵在任职期间,先后有480多名“部下”到他家里拜年。当然,他们不是两手空空而去,要不然,戚火贵哪有1200多万元“来源不明”的财产。

二变是没权的人给有权的人拜年。因为没有权,办事就得求人。上一年办了事想借拜年有所表示,下一年要办事想借拜年铺平道路。因此,给有权者拜年便成了全家压倒一切的过年任务。但他们仍有三怕:一怕去的时候有权者本人不在家;二怕他老婆(或她丈夫)记不清拿去的礼物是谁送的;三怕人家收了礼仍不办事。原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仅1996年春节就“收获”拜年钱13万元,但事后他却记不清是谁给的了。

三变买官者给卖官者拜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纯粹的权钱交易。像广西合浦县原县委书记何建林,就是一个“卖官专业户”。你给我一万元,我就让你当一万元的官,你给我两万元,我就让你当两万元的官。只是平常不好言明,有了拜年这个幌子,买者就可以大胆地送,卖者就可以大胆地收。

变味的拜年,拜坏了党风,拜坏了法纪,拜出了贪官,拜出了腐败。少数人可能很高兴,觉得这样过年很“光荣”,很“显贵”,很“充实”,有“收获”。但老百姓却看不惯。照这样下去,过年岂不成了某些领导聚财、发财的大好时机?

其实区别两种不同的拜年并不难。第一,传统的拜年多是在年后,变味的拜年多是在年前;第二,传统的拜年多是在白天,变味的拜年多是在晚上;第三,传统的拜年多有亲戚关系,变味的拜年却相互一点边不沾。

中国有句谚语:“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接受变味的拜年,当时虽然觉得很舒服,岂不知这无异于往自己脖子上套绳索,来一个,套一条,有朝一日,悔之已晚。所以,正在红红火火的领导,心里应该有个准则,关上大门,拒绝变味的拜年。

上篇:没有了
下篇:空姐眼中的明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1/31/2957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