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勇是安康铁路车辆段安东列检所的一名普通车辆检车员。别看他平时性情温顺,干起工作来却是特爱“较劲”的人。
货车列检工作非常辛苦,也很单调。时间一长,有些青工对学业务非常腻味,有些老职工也认为干了几十年了,自认为有经验,对学业务也不感兴趣。然而随着铁路车辆的提速重载,新设备、新技术在生产中大量应用,对检车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碰撞使这位年轻的党员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不行,我得让事实说服他们!”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次,一位老列检在现场发现一辆装有120阀的车辆不缓解。由于120阀是新设备,以往的“老经验”都不灵了,何不让小赵试试“身手”,说不定还可能让他当众出个丑!出一口“老气”。听到对讲机中昔日的“技术权威”喊小赵帮忙处理故障,工友们知道了是咋回事。都呼啦一下围到了故障车的周围,看看这一老一少怎样“较劲”。结果小赵不慌不忙的观察了近十秒钟之后,神奇地“一拨拉”,神了!只听到“嘘”一声排风声,故障排除了,工友们目瞪口呆!“伙计们,干检车这一行,没有好技术是不行的,车辆和货物的安危都攥在我们手中,刚才这个故障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提前学习了新知识而已。”小赵趁热打铁地对工友们进行“劝学”动员。这位老职工羞得满脸通红。对着周围若有所思的“小辈”们大声吼道:“都回去给我好好学习!”
他以自己的行动为工友们树起了榜样。一些以前对他学习业务有“看法”的人自觉地捧起了封尘的业务书籍,学业务之风日渐醇浓,学技练功活动在全所如火如荼。
安东列检所到达场开通后,他挑起了一场二班工长的担子。由于班组刚刚组建,职工们认为“天高皇帝远”,该松口气了。现场检车中简化作业情况相当普遍。一次一位职工漏检了,没想到他自以为和赵光勇是“好哥们”,却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他受不了,“好呀!扣钱扣到自己人头上啦,既然你翻脸不认人,中午跟你混饭!”中午饭时,赵光勇主动找到这位职工:“走,不是要跟我混饭吗?中午饭我请客,我们刚好趁此谈一谈。”结果,饭桌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课堂”。他的真情打动了这位职工,这位职工成了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和“护法使者”。
■叶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