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世纪初的折扣狂潮

2023年10月14日

本报讯 打折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而又近乎疯狂的现象,人们似乎已经不再习惯于“不折不扣”的生活。这样的话题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老套,但透过它,我们或许能带给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走在大街上,“新装上市,九折起售”、“换季优惠,低至一折”、“跳楼出血,全面清仓”等等常用黄纸红字书写的标语让人们不得不“驻足观看”,并按捺不住好奇心进去打探一番,然后拎一堆大部分都是不需要的“折扣”商品“满载而归”。

在盛行打折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打折的发展道路。

80年代末,打折是一件新鲜事,被打折冲昏头脑的人们几乎是“饥不择食”的购买打折物品。

90年代初期,打折开始有了一点苗头,市场已从买方市场逐渐转向卖方市场,但打折的卖家依然非常走俏。

90年代中期,打折已开始趋于平静,打折商品柜前也不一定红火,消费者面对打折也多了一颗心眼,揣摸不透商家的意图也不肯贸然掏荷包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打折又开始走俏了,只不过这回走俏的却是买家,一折、二折的柜台前消费者还拿着钱在观望,似乎在等商家把东西白送给你才叫好。

几年前西安街头的品牌专卖店,真可谓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但同时也是“人迹罕至”。其原因要问消费者,他一定会说:“什么嘛,一件小外套标个五、六百跟玩似的,简直是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可一番渲泄后的人们还是想拥有一件质量、款式都相对不错的名牌商品,于是只好在季末等打折时才去过一把品牌瘾。

再看如今大街小巷的专卖店,早已放下了高贵的“架子”,处处打折,时时打折,尽管如此,人们还要货比三家呢!

前几年新货上市是不可能出现打折现象的,只在换季、节庆、岁末或商店周年庆时让出些折扣,也是点到为止,如今商家寻找各种打折理由的本领是越来越强了,即使标的“新货上市”的物品也能讨价还价,7折8折已不希奇,2折3折才叫过瘾。

一位在专卖店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销路好尺码全的服装不会轻易打折,制定打折计划是商家一个具有相当技巧的事情,有时一些实在是卖不出去又过时的服饰,也会在一场打折的狂潮中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另外,打折物品一般都有打折的原因,断码、过时、裁剪有问题、面料有问题等等,一般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行为。

不过,有时打折也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因为在第一轮的销售中商家可能已基本完成了预期利润,后面的价格还是有可能低于成本价格的,但这样的好事也不是谁都能遇到,就看你运气如何了。

本报记者 景欣

上篇:说到做不到
下篇:酒逢知己一命归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2/2001022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2/22/30280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