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在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时,对设立的一个小钱柜,长期帐目却不公布,企业负责人任意挥霍,职工群众意见很大,纷纷要求对小钱柜的收支情况进行公开。企业职代会委派两名工人代表找到财务负责人,要求清查这个小钱柜。财、务人员说:“企业该公开的帐目都公开了,这个小钱柜是保密的,你们没资格知道。如果大小事情样样公开,那厂领导还有啥当头?”职工代表闻之愕然。
类似情况现在很普遍,似乎司空见惯,哪有本单位职工查本单位小金库的?那么,这样的财务保密该不该?
“民主理财、群众监督”是我们的一个良好传统,也是一条防腐反贪的重要措施。但是,若职工群众连边也沾不上,哪来群众监督呢?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财务管理要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增加透明度,这样才不致于出漏子。不要以为工厂大的收支情况应该公开,而私设的诸如小金库之类的东西是需要保密,而不能公开。
其实,这些单位的秘密不在于钱怎么进来,而在于钱怎么出去。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大体是“一针对一线”,便于对外公开。而一些见不得人的收支却只能从小钱柜里想办法。许多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名曰为职工谋利益,实则是为个别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私利服务。不然的话他们豪吃海喝、赌博嫖娼、一掷千金的钱从何而来?从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查处的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开始贪污犯罪就是从挥霍小金库的钱开始的。由此可见,还是将小金库的钱来个帐目分明,置众目睽睽之下为好。一味以“保密”为借口,打掩护,无异于为贪污、受贿犯罪张目。这样的密还是不保为好。 ■王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