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伟瀛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今年整90岁了。他作为随笔大家出现在文坛上,则是1984年,那时他出版了第一部随笔集《负暄琐话》。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横议集》、《月旦集》、《说书集》、《留梦集》、《观照集》、《说梦楼谈屑》等10余部散文随笔集。75岁以后由著名学者转为随笔大家,并且作品如此之多,可谓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
细心的读者当会注意到,张中行的这些随笔集,除三册《负暄》的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萧劳题外,其余集子的书名都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启功的书法作品如今价值连城,何以张中行每出一本书,他能题一次书名?看来两位老先生真有交情。
启功先生生于1912年,比张中行小3岁,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人,北师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50多年前,他们相识于北京的一家古玩店中,以后开始密切交往。当时,启功住鼓楼西前马厂,张中行曾写诗述其访后感受:“马厂斋头拜六如,声闻胜读十年书。”1958年,启功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又遭劫难,可张中行造访老朋友依旧。启功诗、书、画并称三绝,又是书画鉴定家。只是近年来他的书名掩了诗名与画名了。粉碎“四人帮”后,启功先生书法作品价格飞涨,卖了几十万美元。这些钱他分文不要,设立了奖学金。他拒绝称“启功奖学金”,坚持称“励耘奖学金”。启功先生没有子女,20多年前老伴逝世,一直没续弦。他的书法、文物珍品全都赠给辽宁博物馆了。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国文化事业之中。张中行说启功:“面团团,嘻嘻哈哈,不玩笑不说话”,活画出启功先生的形象。五十年的友情,在两位老先生的生命中结成闪光的珠串。启功先生的《启功韵语》、《启功絮语》、《论书绝句》等大作,张中行著文评论;张中行新作不断,启功为《负暄续论》写了序言,为《禅外说禅》写了跋语。张中行为人为己向启功“讨”得大至牌匾、小至书签、中有画卷、条幅、对联、题跋达百件以上,张中行每出一书启功必题写书名,也在情理之中了。
张中行的文,启功的字,并称双绝。读张中行的随笔集,品文赏字,也品味两位老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