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遗址上的始皇上天台,如今垃圾如山,私人坟墓成排,附近村民台上放羊,台下取土,被人任意挖掘,原来高耸如山的始皇上天台,正在逐年缩小,这座当年阿房宫仅存的一个地面建筑,不日恐怕将被夷为平地,不复存在。
始皇上天台位于西安市西郊阿房村南侧,是秦代著名宫廷建筑阿房宫建筑群中最高点,为供秦始皇祭天之坛,俗称始皇上天台,建于公元前212年,也是泯灭于黄土之中恢宏非凡的阿房宫惟一仅存的一座地面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列为古遗址分类号第16号。
2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顶尖级的遗址现场看到,上天台的北边已被倾倒的垃圾围满,堆得像山一样的垃圾仅比上天台低了半头。在上天台的东面,记者吃惊地发现,竟赫然排列了一些私人坟墓,有的还立有碑子。记者绕四周查看了一下,发现有在该上天台下取土的痕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四周被责任田的主人逐年逼近,古人建台时的夯土层已裸露在外面。正在台上放羊的60多岁的王老汉对记者说,他小时候这台子还很高,村民也不知道是啥,都叫这是“冢疙瘩”。当记者给他介绍说这是国家级的文物遗址时,他连连摇头说不知道。台下南侧“国务院重点保护单位”的水泥碑上写满污言秽语,也被刻画得一塌糊涂,只能依稀看出“始皇上天台”几个字。
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西安市文物园林局的一位文物专家,他说,始皇上天台是当年阿房宫仅存的地面建筑,从水平极高的夯土层线条分析就有很大的史料研究价值,说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请记者呼吁一下,保护上天台应是刻不容缓了。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