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许多农民进城找工作,这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用工形式。但是,自从这种用工形式出现后,由此引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现例举几个案件,目的是希望打工者能从中得到警示,在节后求职务工过程中,避免上当受骗。
名为职工中介 其实合伙骗人
典型案例:去年春节过后,湖南籍青年苏某在柳州火车站旁一职业介绍所交了300元职业介绍费,之后该青年被职介所工作人员带去一家私营小皮革厂上班。结果该厂每月只付给这名工人工资200元且不包吃住,这个条件与职介所应允的条件相差200元。他找到职介所论理,职介所不但不退一分钱,还打了这位青年人。
警示:有些不法分子打着职业介绍所的牌子,介绍工作是虚,骗取钱财是实。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想方设法骗取报名费。二是交证交钱要抵押。就业者对单位不满意要求辞退时,单位又以不退抵押财物要挟,使打工者进退两难。三是试工试用,没完没了。四是苦活累活多,工钱难要。一些老板还经常以种种理由不发给工人工资。许多非法中介明知这种情况,却不向求职者说明。
名为聘服务员,实为招“三陪”
典型案例:广东省高州市郊区的黄明华长年在外骗财骗色。去年7月5日,他以深圳特区某商场、宾馆的老板为幌子,到广西宜州市郊区招工。巫某、韦某、郑某、张某等几个姑娘随他到深圳,他以交押金为名将三位姑娘的钱财骗完后,就与同伙逼迫她们在一家宾馆做“三陪小姐”。
警示:一些不法者以酒店、宾馆招收服务员为名,将一些女青年骗去后让她们做“三陪小姐”。据统计,在去年的“打拐”斗争中,广东、广西两省区就查出此类案件200多起,涉及违法人员300多人。
名为合作生意,实为搞传销
典型案例:去年春节,陕西省青年刘石军被人骗到广西南宁市郊大沙田,交3840元钱入会后做起了传销工作。他除了日复一日地听上司开的“老鼠会”外,什么都没“捞到”。去年4月14日,因做传销山穷水尽,刘伙同传销人员王某、赵某从大沙田窜至仙葫开发区一房间,用暴力手段将唐某(刘的传销公司领导)的3万元现金、6支防暴手枪及密码箱等财物抢走,随后被警方抓获。
警示:国家已明令禁止搞传销,但在南宁、肇庆等地,传销活动仍在暗中进行。传销公司的一般特点都是以“特许经营”等名义进行活动。一些带着发财梦的传销者大多数都是上线的牺牲品,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进不少,有的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据工商部门反映,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一次传销热潮,今年进城打工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