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王岩宁时,他正在西安市红庙坡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站里细心回答病人咨询的问题,室内悬挂的锦旗映得满屋红光,王岩宁的脸与病人的脸也红彤彤的。
王岩宁原是西安消声除尘设备厂的工会干部,1990年因厂里经营状况不佳而下岗回家。在此期间他一边干临时工一边参加中医大专自学考试,并取得了大专学历及中医职称。这时妻子也下岗了,儿子又要上大学,干临时工已远远不能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于是他便向红庙坡街道办事处申请办一家医疗站服务于社区,也好发挥专长缓解家庭日常开支带来的压力。在红庙坡街道办的帮助和支持下,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站成立了。
王岩宁有一颗十分善良的心。在行医过程中,每遇病人带钱不足时,他总是主动为病人垫付。今年1月份的一天晚上,附近华联厂的两名职工搀着一位满脸是血的职工闯入服务站,言称其他诊所管都不愿管,这里一定得收下。王岩宁问清是因车祸致伤,立即进行了紧急清洗包扎,然后又用车把伤者送到西电医院。当得知伤者分文未带时,王岩宁毫不犹豫地取出自己辛苦积攒的三千多块钱垫付上。病人被安置在病床上脱离危险了,王岩宁也会心地笑了。到目前为止,他已先后为病人垫付了近五千多元的医药费。
考虑到将来的发展,王岩宁说他在实践过程中细心钻研医学理论书籍,打算将来开一家艺术理疗中心,集音乐、灯光、药物、按摩于一体,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王岩宁笑着说:“当然,无论怎么走都不会失去助老助残的性质,只要有能力帮助,我都会尽心。”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