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食品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骨干财源产业之一。然而,目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已成为其整体发展的制约因素。
截至去年,全省食品工业共有24个行业4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分别列各工业部门第三位和第一位。食品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采盐业等五大部分,其中烟酒加工业所占比重过大,仅烟草加工业产值和利税就分别占全省食品工业的35%和79%,而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制造业仅占19.5%和3.5%;一些国有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因为国家逐步取消了保护性政策而失去了原有优势,加之企业不能及时顺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生产出现滑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方便食品、乳制品、饮料及果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虽然潜力很大、产品新、有竞争力,但其主体多为乡镇集体、合资和私营企业,投资仍小,多数还在初创阶段,整体经济实力还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低。况且盲目布点、小规模重复建设及争原料、争市场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难形成规模效益。故目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加大有潜力产业的投入是我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