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张张现金承付的白条,记者感到触目惊心。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商州市农机公司支付现金的白条竟有70多万元。不仅如此,这一公司还存在着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银行多头开户等严重违犯财政法规的问题。
商州市农机公司是家仅有几十名职工的小型企业,1998年11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据中共商州市纪委对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岳××所犯经济错误的调查结论(商纪处字(2000)21号),岳××在任商州市农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经理期间,违反《会计法》的有关规定,逃避监督设账外账,隐瞒该企业营业收入741562.60元,应缴税28521.64元;隐瞒房屋租金收入68120元,应缴税11921元;两项合计隐瞒逃避国家税收40442.64元。同时还弄虚作假、虚列支出套取现金12050元私设“小金库”,胡支乱花。鉴于上述问题,2000年12月5日,商州市纪委给予岳××党内警告处分。
身为企业法人代表的岳××,其所作所为造成了企业内部的混乱,引起了企业股东、职工不断上访。在商州市纪委作出了对岳××的处分决定后,企业混乱的形势仍然愈演愈烈。股东、职工认为,市纪委的处分是表面的、不深刻的,未能触及到企业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他们要求岳××对两年来的账务尤其是账外账予以公开,同时对70多万元的白条支出作出说明。
记者采访了负责调查、处理农机公司经济问题的商州市纪委副书记刘华敏。他认为,通过调查,除了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白条入账以及银行多头开户等违纪问题外,未发现岳××有其他经济问题。至于70多万元的白条支出,多为货款支出,但他同时坦承,纪检、检察部门对此并未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对。
记者所查阅到的部分白条,多为购货款支出,但也有其他支出。如1999年11月22日的一张“收款收据”就载明,用于“食品”的开支为1000元。职工反映说,虽然白条所列的开支多为购货款支出,但完全有可能虚列开支内容,从而套取现金。
自今年1月份起,农机公司一直陷于停业状态。目前,公司股东、职工人心浮动,连连上访。他们要求审计部门对农机公司的账务严格依法审计,纪检、检察部门能破解70多万元的白条之谜,同时希望政府能帮助企业依照《公司法》重新健康有序地运转起来。
■本报记者 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