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去年,省政府各部门在机构改革中与所管企业脱钩,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在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的同时,政府部门又向企业派出了稽查特派员,在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回顾一年的工作,人们发现,稽查特派员——

既管理资产 又实施监督

2023年10月12日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特定阶段,建立稽查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监管制度。去年,我省政府部门在机构改革之后,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分别向省属8家国有大企业派出稽查员。这是我省建立稽查特派员制度的试点工作的开始,当时在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企业认为上级能派来一个稽查员,分明是对企业的不信任;有的企业认为,稽查员在企业是“太上皇”,厂长经理干什么事都得听他们的;有的企业甚至认为,稽查员就是来给企业和企业的领导班子找麻烦的,是人为的改革障碍……

那么,经过一年的试点,稽查特派员制度到底是有利于国企改革还是阻碍了国企改革,是加强监督还是找麻烦?

省委企业工委一位负责人说:“本着管资产与管人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稽查结果决定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奖惩和任免,是稽查特派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试点,开局不错,收到了实效,为下一步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提供了可靠信息。”从他的谈话中得知,尽管有的企业对这项制度有抵触情绪,但这项工作必须抓下去。据记者了解,今年省政府还要把稽查的企业从8户扩大到24户,今后省委和企业工委分别管理的21户和42户省属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都将作为省政府派驻稽查特派员的单位。

稽查特派员制度的好坏,稽查特派员有切身的体会。一位稽查特派员在接受采访时说:“稽查特派员制度是国企改革中的某一特定的阶级的产物。有些企业改制之后,的确缺乏监督,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国企领导的腐败,改制中致使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其实,稽查特派员是对国有企业实施监督和检查,主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这位稽查员透露,因他的存在,他所在的企业去年少开支了许多不该花费的钱,这对企业的经营是有好处的。但稽查员不能过多地插手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不能向企业“吃拿卡要”。

对稽查特派员企业是如何看待的。一位企业厂长说:“我们企业管理比较好,通过稽查对此作出权威的评价,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稽查员在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们企业的实践看,他们绝不是给企业找麻烦、设障碍,反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领导人的业绩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位企业经理说:“我们企业经营管理中有许多问题,以前自己很难发现,通过稽查发现了问题,促使我们及时改进,这对企业来说太好了,连我们的职工都说,有了稽查员存在,干部的作风也改变了许多!”

当然,有些企业仍对稽查特派员制度持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目前还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是在国企改革一些制度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监督管理办法。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要总结稽查特派员制度的经验,逐步使其向外派监事会制度过渡,这才是企业改制的必然结果。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3/2001031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3/19/2964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