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有一种爱好是乐趣”。韩城矿务局象山煤矿退休职工赵杰逢人这样说。
今年已跨入67岁门坎的赵杰,退休后作画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为创作一幅画,同一景点所积累的写生稿可达三四十幅甚至更多。为创作“韩城八景”,苦心孤诣,劳神费脑,哪一处景观都亲自去写生,对已不存在的就设法查找资料、老照片,或者找知情的老者,非得把来龙去脉弄个一清二楚。禹门春浪、苏柏南柯、圆角晨钟、龙泉飞阁、象岭朝霞、恒山仙境、龙泉秋色、高门残照,就这样一幅幅诞生了。1999年,中国司马迁画院为赵杰举办了个人画展,在当地引起轰动。韩城少说也有三四十个画家,但没有一人像他那样把韩城画了个遍。赵杰说,韩城这地方太美了,面对黄河,面对韩城的一山一水,都能激起他的创作欲望。就为这一个“美”字,有时晚上都上床睡下了,脑中忽然闪现出一个构思,就立马披衣起床,让这个构思定格下来,其痴迷程度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走进赵杰的画室,是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自建房,角角落落满了他的画稿,桌面也几乎到了难以插针的地步。他的一幅幅画稿小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的。平时,坐在桌前几个小时不起来。赵杰开玩笑说,他的坐功无人能比。几十年来,他外出写生,足迹踏遍了大半个祖国。老牛已知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赵杰早知时光之珍贵,从不想虚度每一天,他想把美留给大家,把精神财富送给子孙。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能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我们还能再苛求什么?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