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政策面表明,从2001年起,强化监管将是主旋律,作为中小投资者,树立全新投资思路,以下四种股票最好不要碰:
一是高价股。除少数业绩优秀、成长性强的公司物有所值外,绝大多数高价股的股价与其真正能赋予投资者的回报是不对称的,股价高企的原因无非是靠炒作。那些价位在20元之上,市盈率在百余倍的高价股,今后的股价只有慢慢地向其价值回归,创新高较难,介入应谨慎。
二是次热股。特指在本次行情之前的强势股,但已在上次行情结束后破位下行的。虽然本次行情它还会有所表现,但由于在一次炒作中留下了大量的套牢盘,加之不排除当时的炒家在该股较高市值时将股票向银行质押贷款。鉴于这二方面的原因,此类股票充其量只能是反弹。
三是问题股。特指绩差股、ST与PT股、受到证交所谴责等股票。随着监管会将加大对上市公司规范运用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源头,问题股就像被啃过的鸡肋,不会引起市场太大的“食欲”。
四是含权股。指“含”送(转增)股的“权”。由于上市公司从超常规发展转入了平稳发展,加之市场尚未完全转热,上市公司对股本扩张会有所收敛。这类股票大多股价在“天上”,持有这类含权股,由于早已透支含权的利润,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