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市政机械管理所,提起张秋虎的名字,职工群众都会伸出大拇指来夸:“他可是个革新能手,技术能人。”
张秋虎1964年参加工作,在所一干就是30多年,历任车工、车间主任等职,由于他热爱本职,刻苦钻研,在群众性技术创新中成绩突出,1999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技术革新能手”,2000年又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厂,何以在极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业绩?当我们在采访了张秋虎和他的工友们之后,对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张秋虎自己坦言:那就是“三股劲”。
——遇到难题的钻劲。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和进口设备的引进,维修改造的任务越来越重。虽然他具有四年机加工的专业基础和10年的机修工作经验,然而还是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他自费购买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加工》等几十本专业书籍钻研,根据掌握的知识先后自制了机械式压力机,机床中心架等专用工具十余套,有效地提高了修理速度,攻克了进口设备的修理难关。
——不怕失败的韧劲。张秋虎“犟”的出奇,出巧,出格。也正是这种秉性造就了他不畏艰难,克敌制胜的顽强作风。LB-1000型大型搅拌机是由英国派克公司和西安筑路机械厂89年在陕联合试制的第一台搅拌机。多年磨损致使故障频出,由于进口配件不到位。他就不信自己攻不下这个难关,他冒着震耳欲聋的噪声和高温烘烤,先后攻克了轴承烧损,橡胶圈磨损等难关,使改进后的搅拌机很快适应了生产的需要。仅垫圈代替橡胶圈一项改进,就使其使用率提高了30倍。
——勇于攻关的闯劲。张秋虎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经验对进口设备进行大胆地改造革新,使进口配件国产化,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如美国产CT-140型平地机轮胎的替代进口,成本由1.5万元降至2400元;再如美国产LB-3000型搅拌机,其中“罗茨风机双叶转子”如从美国购买需1万多美元,张秋虎和伙伴们反复试验,克服困难,终于解决了修复的难题,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8万余元。
多年来,张秋虎完成的革新项目大的有18次,小的40多次,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多万元,节约外汇20多万元。这就是一个普通工人的故事。他既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世之举,但他却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和智慧张扬了一个劳动者的风采。 (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