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延安市的夜市热闹非常。尤其是位于亚盛和国贸大酒店周围的夜市,为这座革命圣地抹上了浓浓地商业色彩。
下午6点30分,记者来到这里,这是延安市商贸中心,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只见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夜市摊一个挨着一个,一直延伸到“个人巷”。各种叫卖声不绝入耳:有荞面饹坨、荞面饸饹、洋芋擦擦、子长煎饼、碗砣、钱钱饭、小米稀饭、剁荞面、炸黄米面年糕,几乎清一色的陕北小吃,其中也夹杂过桥米线、汉中面皮、烤羊肉等。花样品种多,令人真不知选择吃什么好。
摊主见人来,尽献殷勤,大声吆喝着自家小吃的名字以及价格。陕北人嗓门高亢,也发挥得尽善尽美,尤其是婆姨们的吆喝声,就像是在唱陕北民歌,嗓门又尖又亮,极其煽情,那小吃冒出的阵阵香味,又极具诱惑。
延安的夜市小吃,让人眼馋,但卫生确实不敢恭维。记者发现:小吃摊点,尤其是“个人巷”固定的小吃点,连一处洗碗消毒的设施也没有。一般的摊点洗碗是两盆水,洗碗水都成了油汤。碗洗完后,小摊主又用一块油黑黑的布一擦,碗也是油光光的。有的用塑料袋套碗,这种塑料袋绝非消毒食品专用袋。经营者大都不穿工作服,就是有几位穿白大褂者,那白衣服也是脏兮兮的。我见七八名外地来的游客,本想品尝当地的小吃,一看如此卫生状况,只好扭头离去。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