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劳动厅分别发出通知,接续原被“买断工龄”职工或一次性安置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但是原武功县化工厂百余名被一次性安置的职工养老保险关系难以接续,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地到有关单位反映,希望给予解决,到现在养老仍是这些人最大的“心病”。
职工向记者反映,原武功县化工厂是县属国有企业,1998年厂子改制时,年龄偏大的在职职工和全部离退休人员共137人被一次性安置,与企业脱离关系,各找出路,此后生老病死均和企业无关。而这些人以前在统筹办的养老保险关系也由此中断。去年省上下发陕劳发(2000)212号和陕政办发(2000)122号两个文件,要求处理好一次性安置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他们联名向县经贸局和县统筹办申请按文件精神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一直未得到落实。
一些退休职工说,他们成了天不管地不管的人了,没法过组织生活,党费无处缴,户口在口袋揣了几年没处去,就连人口普查把他们也漏过去了。
什么原因使这些人的养老保险关系难以接续?记者走访了原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武功县经贸局,曾参与改制的企管科朱科长向记者介绍,化工厂是被陕西均利(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当时,在职的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共137人,除2名离休干部按有关政策执行外,其他的135人都是通过一次性安置,每人发给10年的标准工资。去年化工厂职工找到经贸局,要按省上文件接续养老关系,局里按文件要求把这些人报到统筹办,问题即将解决,由于接近年关和统筹办人事变动,加之最近又有一些新情况出现,使这个事情延误了一段时间。
至于这些人的养老保险关系如何接续?朱科长称一切按文件要求办,对原化工欠缴的养老保险费由谁补缴,他也
“不好说”。
还在为养老犯愁的职工呼吁,他们这些人大都年老体衰,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20余年,为了老有所养,奔波了近半年,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他们的问题,尽早给予解决。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