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陈忠实安康行

2023年10月14日

(散文) □文/方晓蕾

陈忠实,平日一想到这个名字,我就敬畏得不得了,可这次,我却有机会与他相处了几天。几天里,我亲眼见到了大师的风范,亲身感受到了先生的平易近人,感受到了大师的光芒,而且,这光芒还曾照耀着我……于是,我用笔记下了陈忠实在安康的足迹。

20日晚 初见

18时多一点,我的手机响了,是张虹(安康市作家协会新当选主席)打来的,她说:陈忠实主席到了,已上车,正驶向瀛湖翠屏岛。其时,我已在岛上安排好了吃住等事儿,正与先上岛的宣传部的陈安生部长、马昌琪副部长,以及一些作家焦急地等待着。从安康城到翠屏岛大约需要40分钟,30分钟后,张虹打来电话,说他们已到了山庄的桥头,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作家纷纷去迎接客人,他们都是第一次面对陈忠实这位文坛大家的。我心激动,又出现了1999年见贾平凹时那样的跳动了。

见面寒暄后,就是接风宴。四五十人欢聚一堂,好不热闹。饭后,许多人又到陈忠实的房间里,一个个介绍,一个个寒暄,寒暄握手之后,许多人得到的是荣幸与满足,但又有几个人被名家记住了呢?

21日上午 讲话

21日的主题是陈忠实在省作协安康片会员大会上讲话。地委书记来了,主管文化的副书记来了,宣传部长来了,文联主席来了,文化局长来了……所有的讲话,你都能想象得出内容,包括陈忠实的话讲。他的讲话稿提前下发了,而且,这个讲话稿在渭南讲了,在汉中也讲了,下来还要在几个地方讲。

所以这个讲话虽然重要,但没意思。

21日中午 照像

上午的会结束后,就是合影。合影后,又是记者采访,又是记者照相,所有的与会作家也不放过机会,这个上去与陈忠实合一张,那个上去与他照一张。陈忠实到底是公众人物,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他的微笑,他那布满沟壑的脸,此时成为一种道具了。

我也凑了次热闹,与陈老师合了几张影。虽然我知道这是一张道具的脸,但我还是要与他照相。因为即使是道具,也是有那么大名气的道具。现在就是傻瓜,也知道与名人合影的重要呀。

21日下午 即席演讲

闷了大半天,出彩了。大约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吧,会议结束前夕,陈老师突然说要讲几句,很突然的,大家都知道有戏了。

果然,陈老师拿起话筒就说:我今天不想老调重弹,我不想把在汉中、渭南讲过的话拿到安康再讲。见下面的人都静了下来,他说:我今天来谈谈名利问题,谈谈我自己谈谈作家的名利问题。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陈忠实老师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这个话题,为什么在安康谈这个话题,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之前有一个叫李建军的博士对陈老师与贾平凹老师进行了直谏,而且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混战,其中就有名利问题。我不知道谁对谁错,但我知道陈老师一直没发言。他今天的这个即席演讲是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发言呢?

陈忠实先生的这个演讲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以至于晚饭推迟了许久,但听的人都没觉得饿,而且还多次鼓掌。

21日晚 联欢会

安康作家与省上来的作家们进行了联欢,跳舞唱歌,谈天说地,欢歌笑语……极尽欢乐之能事。陈忠实老师大部分时间在休息,更多的时间是在与作家们聊天,聊些什么呢?好像没有文学方面的,聊的都是一些旧事,聊旧人旧物,也涉及到安康的几个人。这是陈忠实先生第二次来安康,故人到故地,真是有许多说不完的话题。一边在联欢,另一边在谈天说地,真是有一点奇怪。本来,这个联欢会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让大家走近陈忠实先生,可结果呢?

22日上午 写字

22日,除了我们安康作协的几个同仁留下做好收尾工作外,本地作家在翠屏山庄吃过早饭后,陆陆续续离去了。省上的作家与省作协的工作人员初到安康,面对好山美水,自然要即兴一游。这天天公也作美,早晨薄雾笼罩着整个湖面,飘飘渺渺,朦朦胧胧,翠屏岛躺在这飘渺朦胧的乳白色的沙巾上,美极了。太阳出来后,雾散去了,载着客人的小船启航了。小舟缓行在碧绿的江水上,将绸子般的湖水弄得一皱一折,这么好的绸子呀,好让人心疼……

可是,这么好的美景陈忠实先生无缘欣赏,他要签名写字呀。他本来没预备写字的,看见几十个求字的名单时,他说:回西安写,回西安写。但心急的人们已在外摆好了笔墨,于是陈老师就说:那就给这几天辛苦的人写几幅吧。可是一拿起笔,那有机会停下来?写了几个小时,先生累了,停下来抽了一支烟,喝了口茶。他对围在他身边的人说:不写了,我动一次笔最多写十幅字,再写就会有败笔了。我在汉中只写了八幅字,而今天写了近二十幅字吧,多了多了。

过了好一会儿,陈老师突然问我;晓蕾,你是镇安人吧?

我被问得莫名其妙,没有回答,只是慌乱地点了点头。

我送你一幅字,陈忠实老师大声说。我又是欢喜又是惊讶。要知道,陈忠实先生在安康还没主动给人送字呢,要都要不到的。

陈老师可能是早已想好了内容,说话间就扯过一个斗方,挥笔写下了一个“镇”字,周围的人这时都围了上来,纷纷猜测这幅字的内容,这边还没猜出来,陈老师已写好了斗方,只见“镇安二方”四个大字与“赠方晓蕾”几个小字跃然纸上。

周围的人一片“啧啧”声,还有许多人向我祝贺,说:“陈老师对你真是褒奖有加呀。是呀,这是“镇安二方”不就是把我与方英文并提了吗,我忙说:陈老师,谢谢你的鼓励,为这鼓励,等会儿,我一定要敬你三杯酒。话是这么说,酒自然没敬,一是没我的机会,二是我不想凑热闹,更重要的是,我不能当真呀。别人给了一根绳,我不能就当杆去爬呀。

上篇:三月
下篇:绿叶对根的诉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4/200104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4/10/3034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