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
用人中的“论资排辈”是个老问题了。当人们对这种现象猛烈抨击的时候,不经意间,另一类“论‘资’排辈”的现象又冒了出来。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它“排辈”的次序是根据用人者的利益需求来决定的。做得间接的,是根据亲疏关系“排辈”。做得直接的,则是赤裸裸的论“资金”“排辈”。平时懂得“孝敬”、“报答”的人,给官;否则,走开。更有胆大者,直接按“官阶”论价,“一分价钱一分货”,此类新闻已经够多的了,无须赘述。
“论‘资’排辈”现象常常打着反“论资排辈”的旗号出场。在反“论资排辈”的口号下,群众恨之入骨的人可以得到重用,道德败坏者可以享受高官厚禄,业务能力差的可以“破格”。因此,在有些地方,一旦某人得到提拔重用,群众就会好奇地打听:他是谁的人?送了多少礼?同时,一些似谣言非谣言的传闻也悄悄地流行。我们不能简单地抱怨群众的觉悟太低。其实,小道消息盛行的地方,往往正是问题集中的地方。
“论资排辈”是明摆着的陈腐思想,论“资(金)”排辈常常是“黑箱操作”、幕后交易,人们起初不大容易识破。因此,热衷此道者往往容易得到“改革派”之类的桂冠。不过,纸里终究包不住火。“黑幕”一旦掀开,交易就曝光了。爱好论“资”排辈的人,常常栽倒在“纳资”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