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胜利闭幕了,伴随着为促进东西部合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平台的成功构建,参会的29个省市区代表团满载贸易洽谈的累累硕果相继告别三秦大地,但他们留下来的这笔财富却足以令陕西人乐上一阵子了。
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集商品展销、经贸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会展业”如日中天,显示出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仅去年后三个月,陕西就有大大小小五六个会展。其中10月份的西安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03个,引进国内资金项目272个,投资额分别为8.4亿美元和69亿人民币;11月份的杨凌农高会,技术成果及产品交易成交额133亿;就连城固县招商引资,洽谈签订项目也达到230个,协议引进资金6.65亿元。
作为现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会展经济”,会展能够直接联结生产与消费。各种形式展(博)览会、商品交易会,展商们通过展示其产品、技术和服务,甚至展示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来拓展销售渠道,广结客户。在带来商品和资金流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和信息的流通。就以此次贸洽会为例,陕西代表团不仅在高新技术方面交易额突破11亿元,而且获得了大量高新技术方面的新思想、新工具、新趋势的信息源,为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调整自己产品结构找到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会展业是一个蕴含着巨大辐射力的产业,它直接牵动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餐饮饭店、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举办各种会展,吸引了大批客商,外来人员激增,为缓解交通压力,必然要开辟新的城市交通线路和更新公交及出租车辆,从而促进城市交通的开发,别的不说,这几次会展期间,西安市的出租车就着实火了一把;会展,为省内外客商带来大量商机,有的直接投资城市的房地产,有的建厂、买楼、租楼,扩大了房地产内销、外销市场;会展期间,客商们在参展、观展、进行贸易洽谈、订货的同时,还要在当地购物、观光、旅游,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贸洽会10万余名代表中有近70%,约6万多人参观了我省兵马俑、古城墙、碑林、半坡等旅游景点。而一个展商的消费额也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出2-3倍。可以预见,他们给陕西送了多少钱。
会展还是一个城市的大展台和活广告,素有“城市之帆”的美誉。通过举办展览,经过四面八方客商们传播,扩大会展城市的影响力;会展历来又是新闻媒介追踪的热点,通过全国各地新闻界的宣传报道,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吸引力。
正因为此,陕西更应该为会展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使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良性发展,借助其独特的产业功能与优势使我们陕西扬名四海。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