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电信资费真的降价了吗

2023年10月14日

□文/秦淮

去年听说中国电信资费要“大幅度降价”,情不自禁地高兴了好一阵子。待到今年2月21日正式执行新标准后,我及我身边的许多中国电信用户并没感到得了什么实惠,相反倒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

先看所谓“降幅过半”的国际长途。以打往美国为例,相比过去的每分钟15元,新资费规定每分钟8元是降了不少(并未过半)。遗憾的是,我搅尽脑汁也没能在美国或是加拿大找到一位可供电话联系的亲友,因此无缘享受这项优惠。说起来我所在的单位并不算小,且“知识分子成堆”,可怜只有一位老师有个孩子在美国留学。当我十分羡慕地跟这位老师说:“你真有福气,赶上享受中国电信的国际长途优惠!”这位老师听后一脸的不屑,嘲笑我真是孤陋寡闻得可以了。要知道美国打来中国的国际长途话费每分钟仅30到40美分,合人民币2到3元多。只要家里有人能从美国打过来电话,傻瓜才会从中国往美国打电话!看来这一“降幅过半”的最大优惠不过是一张“墙上画饼”——我等无“海外关系”者自然无缘享受,有“海外关系”者对此却嗤之以鼻,不屑于享用。

再看国内长途,新标准据说有“较大下调”,即由现在的每分钟0.5元、0.6元、0.8元和1元四级计费统一调整为一级计费,即每6秒0.07元,每分钟0.7元。这样的调价是否叫“较大下调”,连小学生也能算出来。况且按照一般统计学常识,人的社会交往圈子总是由近到远递减的。也就是说,用户原先使用频率较高(次数较多)的每分钟0.5元、0.6元的省内“近”长途话费涨了;而原先使用频率较低(次数较少)的每分钟0.8元、1元的省外“远”长途话费降了。合起来是涨还是降,不防随机抽样调查100个电话用户,前后做个比较就清楚了。笔者好歹学过几年高等数学,对生活中的概率统计之类的小把戏还算略知一二。这样的数字游戏休想骗人!更不要说新标准还取消了夜晚和节假日的“半价优惠”,让精打细算习惯于周末给亲友打电话的老用户好不失落——电信部门会辩称:“不是还有半夜0点至7点优惠40%的‘九州夜话’吗(原先优惠达70%)?”请问有几位用户为了省不到一半的钱,点灯熬油让电话两头的人一起跟着受罪的?

至于市话费,连电信部门也承认新标准“适当提高”了。就这也没忘记让用户感谢他们,因为电信部门精心为广大用户计算出“四分钟便宜、五分钟持平、六分钟吃亏”的市话通话时间表。可怜我辈电话用户,打电话时须一手拿着话筒说话,一手掐着秒表(用手表不精确,须知五分钟多一秒即吃亏)。我曾苦思冥想,电信部门为何不干脆将市话费从头就开始涨,将前三分钟也改成每分钟0.1元呢?要知道市话中接通电话对方人不在以及广大传呼机用户一分钟以内的通话次数决不是一个小数字。果真如此,电信用户说不定真能从这次调(涨)价中感受到一丝意外的实惠——如今仍按三分钟收0.2元——真是买家没有卖家精?

尤令人像吃了一只苍蝇似的感到恶心的是固定电话月租费不降反而提高了。此前,电信部门收取用户月租费一直受到媒体的批评。用户花几千元装了电话,意味着已将这条电话线连同电话号码“买”下了,为啥还要付月租费?本来收月租费就师出无名,现在借调整价之机,再一次提高月租费,真真叫做“宰你没商量”!电信部门说,这是因为取消了通话附加费,所以要提高月租费。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原来如此!这次电信部门压根就没打算降价,不过是媒体和用户“自做多情”罢了。

行文至此,不由想到那个很老套的“朝三暮四”喂猴子的故事。作为电信用户,一不小心被人当“猴子”耍了一回,想起来心里就觉得窝火。

上篇:没有了
下篇:陈丽峰《笑傲江湖》乖乖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4/23/3039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