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师范明珠 教师摇篮

——记省级文明校园陕西安康师范学校

2023年10月14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报考什么样的学校便成了决定学生前途的环节之一。近几年,陕西安康师范学校便成了学生报考的目标。

(一)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流明星学校

被喻为金州的安康市是陕西省的一颗绿色宝石,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求学圣地。陕西省安康师范便是这颗绿色宝石中的一个亮点。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学校,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该校始建于1929年,1938年中共安康地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兴师支部在该校成立,为传播革命真理、培养进步青年,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红色摇篮和园丁摇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在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程家兴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92年后学校基础设施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2万余平米,增设现代化教学设施300余万元。目前学校面积近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配套精良。建有教学楼、图书楼、艺术楼、大礼堂,标准化学生公寓等,建筑设计宏伟新潮。拥有3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一座,配备有54台微机和教学闭路电视系统、配备有钢琴、风琴等音乐教学设备300余台(件)。

该校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高级职称有30余人,中级职称60余人,分设普师、音乐、美术三个专业、以及小教大专班,有教学班33个1600余人,加之平利、旬阳、新安等联办班10个,在校生已达2000余人。学校环境优美、三季开花、四季长青,百米艺术长廊和雕塑作品构成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精神得到陶冶,增添求学欲望,增长学习知识。

二、开展素质教育,端正办学方向,为国培养教育英才

安康师范学校,具备了一流的办学条件,但校领导却深知,一流的设施不一定教出一流的学生,要让学生都能成为教育英才,首先要抓好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在教学任务重、师员缺、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后选派10名教师进修研究生,6名音美教师进修本科学历,还适当地提高了教师进修的补助标准,特别鼓励全体教师在岗进修。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和赛教活动,提高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学校培养了一批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其中获特级教师一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一人,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五人、省、地教学能手十余人,并有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校中层领导岗位。同时,配合“三讲”教育,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法规法律文件、组织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了师表塑形工程,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代师表一起抓的教学格局。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素质教育。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造就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个国家教育教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只是一种表面结果,蕴藏在这种结果后面的深层原因却是全社会人的文明程度,如果忽视了对中师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就会背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程家兴校长高度概括了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方向,突出了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一是进一步加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力度,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国情、党史教育,使学生在学知识过程中,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把传统科学文化知识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二是狠抓“三个形象”工程塑造,做到两代师表一齐抓,围绕德育工作一条主线,突出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中师生形象,树立为人师表,乐育英才的师表形象和吃苦在前,勇挑重担的新时期教师的新形象。同时学校根据不同层次,注重了教育的针对性。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抓住入学教育,教育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二年级进行牢固专业思想、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三年级进行奉献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他们献身山区教育事业。三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来抓,弘扬了正气、优化了校风。培植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材为志”的良好风气。

为了提高师范学生的基本功和创造力、程校长还提出了“三字二画一讲”素质教育目标,即写好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画好简笔画、画好幻灯片、讲好普通话的同时,为了加强区情、乡情及热爱家乡教育,学校在十县(市)设立30所小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使学校社会实践走上规范化道路。从安康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个个基本功过硬,品学兼优,毕业合格率达100%,毕业生分得下、留得住,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称赞。

三、奋飞的领头雁,时代教育英才,铸就了安师的辉煌

安康师范学校能从一个教舍老化、设施不全、办学思想守旧,学生学习风气不浓的落后学校,在短短的几年里,跃入了一个具有先进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的现代化学校,其党委书记兼校长的程家兴功不可没。

闻名陕西教育界的教育英才程家兴,一生献身教育事业,他曾当过山区民办教师,1974年他以优秀教师的实绩被推荐到安徽大学外语系学习,圆了他的大学梦,毕业后,他被调到行政管理单位。1979年,他主动放弃了优越的管理工作,主动请缨重新登上了讲台,并拒绝了妻子调他进大城市的机会,反而动员妻子也到旬阳来工作。他夫妻为旬阳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被提升为副校长。他德才兼备,而且具有超凡的领导才能,84年后,他被提升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常委和岚皋县县委副书记等重任。由于他执著教育事业,组织上安排他出任安康师范学校校长。

程家兴为了推进校园标准化进程,顶着破坏“文物”败家子的压力,拆除了108间古旧破败的危房校舍,使代表学校新形象的大礼堂、艺术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安康市政治文化艺术中心,树起了安师的新形象,但谁知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该校艺术教育起点高,艺术教育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艺术楼集教学、排练、绘画、展览为一炉,成为安康地区重要的艺术基地。培养了走向全省全国的艺术人才,青年教师杨晓红、学生张婷双双荣获陕西省首届中师声乐大赛第一名,95级美术班学生赵鸣立志中国卡通画创造的事迹上了中央台的《焦点访谈》使安康师范的名声大振。

在程家兴校长的努力奋斗下,安康师范学校“敬业硕学、求实创新”的校风逾浓。辛勤的汗水,浇出了累累的硕果,学校分别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地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被省体委授予“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校团委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团委”、学校卫生工作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程家兴的事迹先后被《经济与科学画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教育》等各大报刊报道。他撰写的文章散见于安康日报等报刊,论文被收编于《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他研究的科研项目《师范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陕西省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年,他被评为十大新闻人物,并被选为安康市人大代表。

面对这些成绩,程家兴同志谦虚地对记者说,这都是全校师生奋斗的结果,也是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取得的。他还表示,在新世纪里,要将安康师范学校建成一流的学校,为我省培养跨世纪的教育英才。 (张民翔 刘冰)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4/2001042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4/23/3039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