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铜黄道上话沧桑

2023年10月14日

本报记者 明烛

“真快,90多公里的路程40多分钟就开到了!”这是记者日前乘车跑了一趟铜黄高速公路的第一感受。

为了这条大道的建设,为了今天这样的速度与感受,无数的前辈先贤、三秦父老乡亲以及海外炎黄子孙,曾期盼了和奋斗过漫长的年代……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后曾派代表祭奠黄帝陵,并亲书如上诗句。而历朝历代,从秦皇、汉武到唐宋元明清的君王,也均要亲赴或委派臣子瞻拜黄帝陵。也许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葬于乔山的缘故吧,从汉代司隶部的西部驿路到唐代的陕西驿路,以及后来的延州道,乔山黄帝陵所在的翟道、坊州、中部(即今黄陵县),均为必经之地。但直至民国初,此道还仅仅是一条马车路。1927年冯玉祥将军驻陕时,曾令各县征伕,将咸阳至宜君的马车道修治为汽车路。后经1934年陕西当时的公路部门查勘修筑,到1935年才将公路修到延安,但只有黄陵以南可通行汽车。

解放后西安经黄陵至陕北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铜川到黄陵段的哭泉梁上的盘山道,由于坡陡路滑,遇到大雪更是车辆难行,事故频发,80年代曾发生过堵车两三天的“肠梗阻”,近年来,据说堵车数小时的事也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子加快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尽快将西铜高速路向北延伸,已成为省内外以及海外人士的共同呼声。

昨日举行通车典礼正式宣告运营的铜黄高速公路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之一,是陕西第二批世界银行贷款公路项目,也是210国道陕西境内的组成部分和我省“米”字形干线公路网的主骨架。据省公路勘测设计院有关人员介绍,他们参与这条路设计的达七八十人,1994年完成初步设计,1996年绘成施工图。由于这条路穿越黄土沟壑、基岩山地、河谷阶地等三大地貌区,地形支离破碎,地质情况复杂,开始曾拿出三个初步设计方案,设计人员沿着三条路线都跑过,现场勘测步行的里程不下300公里。特别是设计方案确定后施工图的外业勘测中,20多名小伙子冒着酷暑翻山爬沟,钻梢林踩荆棘,汗流浃背地放线测量,收集沿线资料,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完成了任务,大伙一个个都被晒成了“非洲人”。

1998年3月,铜黄高速公路全面动工,来自全国的一支支公路和铁路建设的“王牌军”队伍,陆续开进了建设工地。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道道的难题:一是钱少,施工任务都是以最低标价中标的;二是变更设计多,工程难度大;三是环保任务重;四是施工时间短;五是科技力度大。为此,铜黄项目组邀请各方面专家设立了4个专家组,立项了边坡和滑坡治理、隧道、环保、重载交通路面结构等7个科研课题,通过现场勘察提取试件进行科学研究,指导施工生产。面对28处、长度7.41公里的滑坡,他们增设抗滑桩186根,锚索墙2公里,浆砌防护9.4万方。面对118处的风化泥岩、砂岩、炭质泥岩的边坡,他们采用清方减载、增设浆砌防护,以及挂网喷浆等措施,保证了边坡稳定。为排除山体层间水和地下水,他们增设盲沟5000米,确保了路基干燥。仅滑坡治理一项,就增加了1.3亿元的工程量。

三载苦战不寻常,铜黄公路铸辉煌。为这条高速路,西铁工程总公司、中铁一局、十五局、十八局、二十局、省路桥公司、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的建设者,以及铜黄公路项目组与参加勘测设计和组织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乃至鲜血的代价。

三秦大地铭记着他们的贡献,铜黄高速公路便是他们的不朽的丰碑!

上篇:没有了
下篇:聚焦婚姻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4/200104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4/30/3041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