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塑料厂职工郭卫斌自患上尿毒症后,就日夜盘算生死账簿:一本是巨额医疗费用,一本是捉襟见肘的家底。难道他只能干等死神的吞噬?
日前,西安市9名尿毒症患者不堪巨额医疗费用带来的灾难,害怕连累家人而要求安乐死。难道生命濒临绝境而不该挽留——
西安市塑料厂职工郭卫斌自患上尿毒症后,就日夜盘算生死账簿:一本是巨额医疗费用,一本是捉襟见肘的家底。难道他只能干等死神的吞噬?
效益不佳的企业伸出援助之手,职工自发捐助了3590元,厂工会从经费里挤出2000元。西安市总工会也为其补贴500元,还积极为他办理了特困职工补助证。尽管这些钱有限,但郭卫斌已在关怀中产生了活下去的勇气。
今年1月份,医院为他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至目前已花去医疗费用14万余元。而这些钱来自身在农村的父亲四方借贷。现在每个星期还需1500元费用治疗随时可能产生的排异现象。
类似郭卫斌这样患大病、重病的职工还很多。一个人在艰难的时候不容易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但郭卫斌可以活下去了,尽管他所面临的是一生都还不清的债,毕竟生命是最为宝贵的。
今年4月初,西安市9名尿毒症患者因不堪巨额医疗费用带来的灾难,害怕连累家人而联名要求“安乐死”,他们能够“安乐”吗?难道生命濒临绝境竟不值得挽留?大病患者的归路只能是死亡?
郭卫斌幸运地活下来了,然而9名要求“安乐死”患者的选择是不是意味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嘲讽?他们都想留住生命。但是目前我国占总人口近90%的农民和青少年、儿童、婴儿不在基本医疗保险履盖范围之内;西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也仅在机关事业单位及少数效益较好的企业内试行,大部分困难职工难入“安全网”。据省社保局医保处介绍,如果参保职工得病,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为2.4万元,补充医疗保险的最高限额为5万元,再加上医药费报销,一个尿毒症患者可以减轻大部分支付压力。而33%的医保覆盖率让广大职工看得心急。
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障方式还包括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社会捐助,然而商业保险的等价交换原则让经济实力差的职工望洋兴叹,医疗救助与社会捐助又十分有限,职工都眼巴巴地盯着能打破劳保医疗的社会医疗保险。尽管它无法解决高额医疗费用风险,但至少可以助填一下职工个人的费用“无底洞”。
国外如新加坡已将大病住院就医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从而解除了劳动者的大病之忧;国内如厦门也将医保基金的一部分钱拿出,以集体参保方式让社会参保人员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两张“安全网”较好地保障了职工医疗需求。
医疗改革了,作为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陕西推广医保也许还有很多困难,但生了大病的职工希望它的步伐能快些,使他们能好好活下去,让他们的愁眉蹙额得以欢颜,而不致陷入“无底洞”丢掉宝贵的生命。■本报记者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