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抓住大机遇 制定大目标 奋战大场面 加快大发展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

2023年10月12日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生存发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总会让人们看到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今天的长庆油田公司正是这样一个珠联璧合拥有成功企业家的成功企业。

不论是以其业绩而言,还是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论,长庆油田公司无疑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不论是在西安的长庆总部,还是在百里、千里之外的油田战场,我们始终都能感受到长庆油田公司的“大气磅礴”。

——采访者手记

上篇 背景新闻

西安:2000年1月26日,陕西省政府大院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氛,省政府正在为长庆油田收入超百亿隆重举行庆功会。会前,省长程安东满面喜色,拉着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的手大声称赞“老胡啊,长庆是我省石油化学工业的支柱,去年的收入又超了百亿,可喜可贺啊!”这一刻,神清气爽,胸怀宏图大志、雄韬伟略的胡文瑞总经理对程省长说:“西部大开发,长庆还要大发展。”程省长连连点头,说“好啊,希望长庆为国家和陕西省的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这一天,古城西安天空湛蓝,街上人流如潮,到处迷漫着新春的气息,在通往飞机场迎宾大道的主要地段,写有“长庆企业收入超百亿元”字样的巨幅广告牌高高矗立,十分引人注目。

北京:2001年1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洲际大厦举行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长庆油田公司发现苏里格特大型气田,这消息一经传出,如一枚重磅炸弹,顷刻间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港澳等40家媒体纷纷进行报导,更有媒体在其标题中贯入“横空出世”的字眼。目前,苏里格大气田地质储量规模已达5000亿立方米,其中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204.75亿立方米,最终探明地质储量可达7000亿立方米。这是长庆人向新世纪献的一份厚礼。其意义更为深远广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炎特别强调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为“西气东输”向京津、华北、中原、整个东部及陕甘宁地区供气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二是有利于推动向北京供气量的增加。三是使得长庆油田在“十五”期间或稍长时间天然气销售量将上到200亿立方米,折合原油产量2000万吨;并将使长庆成为排名中国二、三的又一大型油气基地。四是效益特别好。

西安:2001年4月5日,长庆油田公司首届员工代表暨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总经理胡文瑞向大会作了题为《抓住大机遇,确定大目标,努力拓展长庆油气勘探开发大场面》的工作报告。一年前省政府庆功会上,胡文瑞总经理向程安东省长的那个看似轻松、实则郑重的长庆还要大发展的口头表态和承诺,表明了长庆人一往无前的决心。长庆人没有食言。2000年,世纪之交,长庆油田公司发展再次创下历史辉煌:油气勘探获得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天然气勘探基本落实了苏里格庙、榆林、乌审旗、神木——子洲等四个储量超千亿立方的含气区块,新增探明储量4089.1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八五”期间探明天然气储量的总和,是全国“九五”期间探明天然气储量的一半以上,储量净增长量名列集团公司第一位;石油勘探实现了探明、控制、预测储量“三个超一亿吨”;油气生产净增长率名列集团公司第一位;快速高效地建成油气生产能力(当量)226万吨;公司效益大幅度增长,企业收入、上缴利税、实现利润均列西北第二、陕西第一。同时,符合国际规范的公司业绩考核跃入股份公司一类单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公司HSE管理成效显著;对外经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具有长庆特色的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炼油化工销售系统实现了平稳高效运行;公司运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北京:2000年5月1日,新世纪第一个“国际劳动节”,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全国五百强特大型企业前20位掌舵人、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中篇 辉煌历程

长庆油田公司主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及共生、伴生资源和非油气矿藏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集输和储运、炼油化工、油气产品销售、勘探开发规划和科研等业务,它是全国500强特大重点骨干企业之一,被誉为“陕西工业支柱”之一,连续几年企业收入超百亿。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说起来,那是1999年,这一年很不平凡,不仅仅世纪更替、千年要换字头。而且,在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已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长庆油田,把握着重组的挑战和大发展的机遇,以谋图更大发展。这一年,胡文瑞先后4次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领导在长庆召开的干部大会上表态发言。在改革的风头浪尖,在企业重组改制的紧要关头,既要决策大事,又要稳定人心。长庆人的舵手,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处变不惊,运筹帷幄,迎接挑战,带领班子成员,驾驭着长庆这艘“大船”前行。也正是这种最考验人的时刻,体现着胡文瑞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

1999年4月12日,刚刚就任长庆石油勘探局局长的胡文瑞,审时度势,以企业家特有的战略目光和远见卓识,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了一次精彩而又深刻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发言不仅稳定了长庆人的心,而且使长庆人体味出了其中的信心与希望。随后,这个发言许多人把它复印了,压在了玻璃板下,心中憧憬着一个美好的新长庆。

“言出即行,行必有果。”这是胡文瑞一贯奉行的为人处世准则。面对职工期待的目光,为了长庆的生存与发展,胡长瑞开始了大胆而又稳妥的改革创新与实践。

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权威研究机构都在探讨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胡文瑞总经理认为,石油企业作为采掘业,生存是第一位,于是他在许多场合对长庆生存战略的地盘、资源、市场、效益、人才、技术等6个要素加以阐述。就任局长不到10天,屁股还没坐热,他便带领几名班子成员和一批专家奔赴生产一线,主持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4月23日,在安塞召开了加快浅油层勘探开发步伐研讨会;4月26日,在靖边召开长庆气田产能建设会战动员会;4月28日,在庆阳召开了发展和稳定陇东矿区座谈会。这三个大动作,并不是“三把火”,但却甚似三把火,烧热了职工的心,使长庆大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更加明朗和实在。

鄂尔多斯盆地,胡文瑞对它有着浓厚的感情。长庆油田工作区域37万平方公里,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有17万职工家属,这是个大家,要当好这个家,不容易。单就那复杂的地形地貌要熟悉和掌握它,通常也是一般人犯难的事,然而,胡文瑞对它却是那样的熟悉,以至于来访的学者,请他介绍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情况时,他竟可以不借助任何资料,便娓娓道来。

在鄂尔多斯盆地几十年工作实践不仅使他对盆地熟悉,建立起了物我交融的关系,而且使他不断地对自身寻求超越,最终跳出了盆地看盆地,看的更实在、更具体、更长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上市后,长庆油田分开独立经营,这给长庆油田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胡文瑞经过反复思考与论证,和班子成员一起大胆决策,提出了以发展推动长庆各项事业的进步与以市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两条基本思路”;结合长庆实际的生存战略、有效益的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的低成本战略和符合低渗透油气特征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四大战略”;范围包括原油生产、炼油生产、天然气化工的现有主营业务;天然气生产、原油、天然气化工、原油管道输送、油品末端销售的新兴主营业务;煤层气、岩盐、水资源的未来业务这“三个层面业务”。并对其内涵、原则、具体要求进行科学阐述,尤其是“两条基本思路”,作为企业的主要命题和永恒主题,明确了长庆的行动纲领,明确了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明确了企业管理的动力机制。

担任了局长,不仅仅是职位的变迁和升高,而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加重大了,于是,从宏观角度胡文瑞对企业的历史做了重新的审视。他认为,长庆的历史分为50年代筹划、60年代起步、70年代大会战,80年代调整,90年代大发展“五个阶段”。通过对企业历史的深入把握,对企业的地位、实力与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员工的思想行动得以统一。这其中,胡文瑞又指出,长庆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同时又是东西结合部,东接市场,西接资源,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区位优势。从战略角度看,长庆油田是陕甘宁蒙周边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推动力之一,是陕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前景乐观。为此,他提出要科技兴油兴气,以科技求生存、求发展,他首次倡导决定设立了科技奖励基金,并与壳牌公司合作开发长庆气田。这些具体的工作,不仅使1999年长庆稳步推进了企业重组改制,保证了总体工作平稳运行,而且使长庆油田9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油气产量大幅度攀升,利润成倍翻番、油气储量大幅度增长,企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面对这非凡的业绩,总结工作时,胡文瑞以独到的思想和见解提出了八条基本认识,它们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油田发展的根本保证”,“油田的发展要不断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目标”、“实事求是是正确决策油田发展的依据”“市场经济的问题要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平衡有序是一种最经济的状态”等。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和创造,得出的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理念,从而成为其后长庆人指导长庆油田工作的宝贵财富。

胡文瑞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自己独到而有效的办法,他思想活跃,能系统地采取牵动推动和启动的方式,使工作全面主动甚至自动开展。那是早在他担任长庆最大的采油二厂厂长的时候,从那时他就开拓创新,实行厂内全员承包,分级核算,公开招聘等经营、管理、用人制度等工作改革,致使采油二厂一举成为全局改革试点单位和排头兵。当时,在胡文瑞的倡导和推动下,采油二厂的团队精神,尊重人的价值等企业理念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突出的实践成果被列入由邓小平题写书名的《石油企业改革家列传》。他提出的“快节奏工作制”、“原油生产红黑牌管理”、“技术美学”等新观念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后来胡文瑞当了副局长,他将二厂的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他主持下,长庆油田采油系统改革研讨会在采油二厂召开,胡文瑞提出了企业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成本革命”的观点,并结合采油二厂的实际提出了“两头中间论”、“渐近改革论”、“主体地位论”、“断奶论”、“外力逼改论”、“末位淘汰论”的观点,将采油主业的改革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胡文瑞常说,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作,这样的管理者才算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者。从副局长到常务副局长,再到局长,胡文瑞在此期间参与并有效地组织了长庆的新区开发,老区挖潜调整,气田开发,产能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贯彻勘探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十条思路”,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原油产量由“八五”末的228万吨攀升到1999年430万吨,2000年具备生产500万吨的规模,名列中国石油上产幅度增加第一。另外,他又成功地参与组织实施了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采用了油藏早期评价、油藏工程、丛式钻井、优化射孔、整体压裂、采油工艺、精细注水、油田化学、动态监测、油层保护、油气集输和节能等12项配套技术,探索出了王窑、侯杏、坪桥等三种开发模式,使地面建设投资比例由52.5%降为36%,万吨产能投资下降19.5%,走出了效益开发低渗透油田的路子,被誉为“安塞模式”在全国推广。

多年来,胡文瑞不但勤于实践,而且善于总结。身为专家教授型的企业领导,近十年来他组织或直接参与的科技(设计)项目10余项,有7项分别获省部级、局重点科技奖或优秀设计奖。其中“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开发配套技术”获1995年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成为集团公司“十大技术”之一(排名第三)。他有20余篇论文(报告)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专业会议上交流,其中影响最大的《安塞特低渗透油气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成本的方法》被评为1997年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张贴论文。

1999年他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铁人科技成就奖”银奖。

身为党政重任“一肩挑”的企业领导,胡文瑞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作为一个课题精心研究。

1989年,胡文瑞的思想政治工作专著《宏观引导法概论》出版问世了,这本书是胡文瑞长期工作实践的产物,同时又不失“理论性”,他在这本书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融为一体,解决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这本书先后获得10多个全国性大奖,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上,胡文瑞也因此成为唯一与会的“双优”个人:《宏观引导法》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胡文瑞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两年后,胡文瑞又出版了专著《全控网络管理》,这部40余万言的著作一经问世,即被同行当做工具书,受到了专家的推崇,称它为“很有特色的书”,认为“它既是我国大中型企业管理工作的新经验,也是对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的一种新探索”。正是这本书被胡文瑞戏称为黑书,原来,它全部是胡文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黑夜写成的。

身为全国特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对待工作他总是那么认真,他善于抓大事,也善于由抓小事而抓出大事。近几年,油田外部环境恶化,改善企地关系,为和一位地方领导见面沟通,他在炎阳下守着一棵柳树,苦苦等了三个小时,令对方深受感动;油田用水存在浪费,胡文瑞认为不是小事,他调研后发现一年的耗水量是3700万立方米,在此前,没有一人掌握这个数字;在安塞油田,王19—18井正在试油,胡文瑞了解到这口井可能高产,对提高油田开采水平意义重大,便亲自组织施工,先后四次到作业现场,其中最后一次他是冒雨步行半小时到达现场的……对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都总是关怀有加,并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当初他当二厂厂长时为职工改善生活环境,修建了游泳池,安装起了当时全局唯一的高空缆车,时至今日,仍令职工们赞叹和感动。

下篇 未来构想

回首过去,令人欣慰,展望未来,催人振奋。“十五”期间,长庆被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列为加快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增长、资源接替的三大主力战场之一。面对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长庆人的领头雁、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充满智慧的目光中露着坚定,他说,在新的一年长庆要抓大机遇,制定大目标、部署大动作、奋战大场面,加快大发展。今后10年,长庆将分三步走,到2003年,油气当量1200万吨,其中石油600万吨,天然气60亿立方米;到2005年,油气当量1700万吨,其中石油7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到2010年油气当量3000万吨,其中石油1000万吨,天然气200亿立方米。可以想象,那时,长庆的发展将会是何等的壮观和宏大!

目前,长庆油田公司在以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为首的班子领导下,正向他们既定的企业奋斗目标昂首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精神的长庆油田公司广大职工,一定能够在新世纪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组稿:刘军 一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5/200105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5/01/2969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