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8日)
李建国
同志们:
今天,我省历届劳动模范代表,今年“五一”奖章奖状获得者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同志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世纪的第一个国际劳动节。刚才,张秋虎等七位同志发了言,讲得都很好。我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战斗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在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省的工人阶级队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高度的政治觉悟,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无论是在奠定陕西工业化基础的艰苦岁月,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我省各条战线上的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埋头苦干,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九五”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兼并破产数量扩大、下岗职工增多的情况下,全省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坚定地支持各项改革措施,为实现我省国有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为全面完成“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无论从保持党的先进性,还是从巩固政权基础来看,坚持这一根本方针都是十分必要的。二十世纪我们坚持了这个方针,二十一世纪我们仍然要坚持这一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努力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我们积极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明确规定,凡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凡是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应该由职代会充分讨论,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多数人不同意的事就不能干。我们坚持职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措施,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积极保障职工的经济利益,从1998年开始,按照“三三制”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克服重重困难,多方面筹措资金,实现了养老金的全部社会化发放。我们帮助职工转变择业观念,积极拓宽就业门路,加大下岗职工技术培训和再就业工作的力度。到去年底,累计培训下岗职工37万人,实现再就业21万人,培训就业率为57%。同时,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兴办经济实体,引导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吸收下岗职工就业。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确保”和“两个保证”,把这项工作放在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的第一位。“两个确保”中第一个确保就是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今年还开展了省级领导、工会干部和全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一帮一的“交友帮扶”活动,这项活动密切了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职工缓解了生活困难。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的影响,由于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也由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企业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部分职工分流、下岗是难以避免的。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加之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不扎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待遇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以至影响了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一部分职工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都属于改革进程中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各级领导工作的改进,这些问题一定能够逐步得到解决。在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根本方针的问题,结合新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把这一方针具体化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