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旬邑农家的杨光亚自1998年6月主持咸阳宇通运输集团公司工作以来,率领全公司职工在生产经营中寻找突破口,三年内,公司已累计完成营运收入高达2.712亿元,上缴利税达965.1万元,在全省十三家地市级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当杨光亚出任咸阳宇通运输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时,正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仅以公路运输为主业,要解决近三千名职工的就业、吃饭问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作为一家老牌国企来说,机制僵化、车辆老旧、资金匮乏、效益低下、管理粗放,潜亏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成为摆在杨光亚面前的一只只拦路虎和一道道绊脚石。为此,杨光亚认为要驾驶好这辆国字号巨型汽车,首先必须把握好方向盘;他为自己“约法三章”:一要正气凜然,不叫香风吹昏,不被邪气吓倒;二要严以律己,坚持步行上下班,与职工同甘共苦;三要廉洁奉公,当好职工的带头人,不以权谋私。作为一家运输企业的主要领导,杨光亚不仅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还必须经常外出下基层去搞调研检查。由他管理的这家国有运输企业,拥有9397万元资产、2800多名员工,并下设客运、货运、旅游等8个子公司、11个汽车站、13个职能处室及汽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油料配件销售、汽车修理、商贸建筑、广告制作等13个独立经营实体,其手中的权力不可谓不大,但杨光亚上任之初,却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目标,那就是保证在职职工人人有活干,所有职工人人有饭吃。用他的话说: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必须时时想着职工、关心职工,企业再苦也不能苦了职工,企业再难,也不能叫职工为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光亚针对整个运输行业的特点,认真学习其它运输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时了解国内外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改革前几年公司所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反思,从而深深感觉到,以前大多数国有运输企业先后采用的单车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产权置换及将国有企业车辆转让给职工个人的做法,虽在当时转换经营机制和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近几年运输市场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以及汽车性能、人们消费水平、观念的日益更新,从客观上使运输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国有运输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尽快提高车辆技术等级。于是,杨光亚在对公司已推行多年的单车抵押承包责任制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大胆创新,自去年5月份开始,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购置了一批大吨位半挂车和豪华型客车,从而组建起了一支由集团公司直接经营的“航母”级别的全资车队,为适应今后社会化、集团化大运输的需要,闯出了一条新路。目前,经过半年多投入运营后的实践证明,杨光亚这种具有创新意识的投资和经营方式,已成为国有运输企业改革的一个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