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咸阳市秦都区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截止去年底该区累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9469户,年总产值突破50亿元,提供财政收入逾5000万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面对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的困境,秦都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一方面,他们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实行“四放宽、四不限”,即放宽注册资金条件、放宽从业人员范围、放宽企业集团设立条件、放宽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兴办企业的政策,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经营范围、不限制开业条件,努力优化政策环境;推行手续一厅制,服务承诺制,检查登记制,执法持证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先后培育起步长公司、彩秦厂、彩包厂、利威尔制药厂、健民制药、秦源电器、秦源化纤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利税大户,吸引了托普集团、金星集团、红旗集团、华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前来投资。另一方面,该区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仅去年共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5个,秦源化纤的气流纺纱、彩秦的支架拨杆、利威尔的石油添加剂、百孚与纺研所合资的UPVC管理电池等新产品已相继上市,预计可新增产值6亿元,增加利税超过2000万元。
(赵勇 冯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