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宝鸡市渭滨区工业管理办公室全体干部在“交友帮扶”活动中,动真情,掏心窝,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帮助职工解决具体困难,赢得广大职工的一片赞誉。
该工业办是1994年地方机构改革中撤并设立的新机构,所属企业10户,近年来大部分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大批下岗,有些职工长达10多年领不到一分钱,生活没保障,上访事件不断。去年省总提出“交友帮扶”后,办领导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途径,立即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全系统116名下岗职工、862名退休职工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制订出变上访为下访,变应付为真诚,变盲目为计划,变被动为主动的“四变”工作思路。
办里6名领导首先从自己做起,针对18名特困职工的实际,分头寻信息,找熟人,跑部门,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各类问题。原宝鸡制线厂下岗职工吕利民,妻子同时下岗,两个儿子无业,一个女儿上学,全家5口人仅仅租住了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办主任张海明与之结为对子后,根据其妻有做蛋糕的技能,积极联系在建国路为其落实了一个销售摊位,使这位下岗困难职工有了生计。吕利民感动得流着热泪说:“多少年了,从来没见过什么领导能到家里来,现在领导不但经常来,还帮我一家人解决了生计问题,我真是不敢相信。”破产企业宝鸡建华针织厂下岗职工王宝贵年届50,本人残疾,妻子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常年卧床不起,抱养的大女儿在外打工,小女儿痴呆,家庭生活没有任何来源,张海明帮扶后,整天琢磨该怎么帮助这一家?最终想到王有机器维修特长,便自费为其购买了一套价值400多元的电配匙器,并请来一名技术熟练的配钥匙师傅手把手地向王宝贵传授技艺,使王宝贵生活有了依靠。一年多来,该工业办在推荐就业,落实残疾、病退政策、申请救济等方面办实事达50余人次,争取救济金9.4万元,使20多名困难较大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大大缓解了职工生活困难。
对于特殊困难,工业办干部采取不同方法逐个解决,对于普遍问题,办领导下气力从根子上解决。该系统由于先天不足,参加养老保险方面没有落实到位,一大批退休职工一直领不到养老金,有些职工一家两代全在区属企业工作,下岗没有生活来源。针对这一实际,他们积极联系,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市区两级劳动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使186名因解体、破产而断保的退休职工如今可按时领到养老金,因企业改制断保的745名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使他们每人每月最多可领到400多元养老金。
扎扎实实的“交友帮扶”活动,使该系统职工生活有了保障,安定了一片,稳定了一方,去年职工上访的人数、批次分别比上年下降66.7%和43.5%,群体上访基本没有。职工们感动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你3元、我5元的从微薄的收入中自愿拿出钱来,为工业办送来锦旗,买来糖果、瓜子,以表示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本报记者 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