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距洛川县交口河镇延安炼油厂火车装油台不足百米的围墙外,竟然有多家个体油罐、槽车修理摊点,日夜动用明火,搞油罐焊接,对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延炼多次要求当地政府取缔这些摊点,但至今未果。
记者日前到延炼采访时,该厂安全处段处长无不忧虑地告诉记者,延炼是我省最大的石化企业,重点防火、防爆区域众多,被省上列为一级防火单位,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对厂区明火使用,皆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一级防火区域装油台,平时动用明火时,都是实行的最高级别的“动火证”,并要专人监护,才能作业。他说,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来往拉运原油、成品汽油、液化气的个体车辆日益增多,一些当地人就在厂区围墙外不远处支起摊点,搞起了对拉运油罐车、槽车的修理。这些人一没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证,二没有任何防火、防爆意识,焊花四溅,日夜作业,时刻危及延炼的安全,管又管不住,撵又撵不走,让人提心吊胆。1999年,这里的一个摊点就曾因焊罐而发生了爆炸,当场炸死了一人,幸好当时没有过往和停在附近的液化气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交口河公路边的个体修理摊点上,数了数,约有十几家门上挂着“修理、焊接油罐”牌子的摊点。在一家修理点前,见两个光着膀子的小伙子正给一辆油罐车焊接支架,作业时,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旁边还停着一辆挂有“危险品”字样的液化气罐车,另外几个人坐在一旁正悠闲地打扑克。另外一家摊点的小老板,用切割机在割一块钢板,火花落在地上残留的油渍上,冒出缕缕青烟。就在距此不足百米的围墙里边,便是延炼的重点防火区域——装油台,看着实在令人胆战心惊。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延炼厂区墙外的个体摊点,如同颗颗“炸弹”,正时刻危及着企业安全,但企业又无法管理和清除这些当地个体户,希望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尽快取缔这些修理点,还延炼一个安全环境。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