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改善。
目前,我省有残疾人178万,其中听力语言残疾56.3万人,智力残疾34.7万人,肢体残疾29.5万人,精神残疾6.3万人,综合残疾24万人,而这些残疾人80%都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对此,我省开展实施了康复工程,并已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康复指导网络,各种社区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工作让广大残疾人受益。据了解:从1996年以来,我省系统训练肢体残疾人15695名、训练智残儿童4380名。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我省已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7080例,并为3565名低视力患者配有助视器。我省残疾人用品供应网络已形成,5年来共为残疾人提供7.83万件用品,为207万名特需人群补碘油丸。
在教育残疾人自强自立方面,我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被纳入“普九”规划。目前,特教学校已达35所,在校生3560人;普校附设特教班增加到144个,入班儿童1500名,普校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增加到30800人,入学率达70.3%。
在残疾人扶贫就业方面:我省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扶贫之中,国家的1.19亿元专项康复扶贫贷款使49.2万名贫困残疾人实现温饱,同时将20.8万名特困残疾人纳入全省最低生活保障。省民政福利和残疾人劳服企业集中安置4.31万名残疾人就业,通过个人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已达5.9万人。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