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越赚越多 亏的越亏越狠
2000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基本披露完毕,不管是好是歹,上市公司的一年经营情况都对投资者有一个交待了。总的来看,这份业绩报告还是令人欣喜的。据全景网络统计,2000年度上市公司盈利家数达1026家,实现利润总额1179.98亿元,平均每家实现税前利润1.15亿元,这几项指标均比上年有所上升。尤其是具有相当可比性的盈利公司平均每家实现利润一项,2000年度的指标高出1999年度15个百分点。
而亏损上市公司情况则比较复杂。2000年度上市公司亏损家数达96家,亏损总额为139.49亿元,平均每家亏损数为1.453亿元,较1999年度上市公司亏损面略有扩大,而且亏损公司的净亏损额有继续攀升的势头。
派现越来越普遍 出手却“小气”起来
今年让广大投资者感到欣慰的是,在2000年年报中,上市公司实质性分配情况大有好转,以前那种多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公司越来越少了。据统计,2000年派现上市公司家数达699家,派现总额354.17亿元,平均每家派现0.507亿元。而在1999年派现公司家数为299家,派现总额为193.61亿元,平均每家派现0.648亿元。
上市公司2000年派现家数较1999年增加了1倍,有趣的是,从平均派现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出手却变得“小气”起来,平均每家派现较1999年减少了1400万元。也许大家是想年年都有“现”可派,细水长流,保持一个良好的分红派现纪录吧。
股民所得派现额只及全年市场交易成本的1/10
然而,如果我们把分红派现与投资者所缴纳的交易印花税和佣金相比,则又另有一番玩味了。
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流通股只约占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尽管两市上市公司在2000年度拟现金分红总额达到354.17亿元,但二级市场投资者实际上只能分到约118亿元,这也是投资者当年除了股票差价以外所能获得的实际收入。如果再扣除20%的税收,投资者实际上只能得到大约95亿元的派现额。
另一方面,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度二级市场投资者所缴纳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佣金约900亿元,其中印花税约478亿元。用最直白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所获分红派现额只及当年整个股票市场交易成本的1/10。这样,如果不考虑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因素,去年全体投资者的“现金流”为负800亿元。
另外,投资者全年“现金流”出现巨额赤字,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投资者自身的交易行为——两市去年全年换手率高达400%,远远高于美、日、英等国较成熟股市的换手率。说明,我们的股市短期投资行为远远多于中长期投资行为,因此,我们股市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交易佣金高企也就不足为奇了。
股市输血与造血比例高达2.4:1
统计显示,2000年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也迎来新的高潮。全年共发行了新股(包括A、B股)141只,筹集资金802.06亿元;配股166家,筹集资金527.42亿元;增发股票有24家,募集资金219.38亿元。以上三项合计,全年共筹集资金1548.86亿元,比1999年的773亿元增长了一倍。以上数据显示,在作为判断一个市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的筹资能力方面,我们的证券市场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与宏面经济向好、上市公司业绩逐步提高、投资者队伍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分不开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筹资功能的完善强大,不可避免地是被摆在重要位置的。因此,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并吸引增量资金去不断填补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从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从始终保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强大的筹资能力来看,则需要市场各方切切实实尊重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其中包括严格监管的市场秩序、合理的广为接受的交易成本、不断提高的公司业绩、扎扎实实的经营成果共享等。 (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