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2023年10月12日

□文/雷波

人生下来,除了挤着眼睛干嗥两声以外,就会叼着奶头猛吃。谁也没用人教。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一年三百六十日,都须臾离不开吃。求学是为将来吃“皇粮”;求职是要“混碗饭吃”;求婚亦与吃有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总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吃,是头等大事。

活着得吃,死了也不能饿着。虽说人死灯灭,灵魂出壳,来无踪去无影,鬼影幢幢,唯心到了极点,但也忘不了唯物——吃。棺材里外,茔前坟头几时都有一大堆吃食。

中国人最会吃。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生的,皆能入馔。你简直想象不出地球上有不能被吃的东西。据说只有“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火车;两条腿的爹娘老子,四条腿的桌椅板凳不吃。”想来,也真可怕!

中国厨子举世无双,世界一流。林语堂三十年代环游世界之后,感觉最理想的生活便是:住在英国的乡间别墅,屋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抽水马桶,娶一房日本太太,雇个中国厨子。旧时官宦人家,厨子的地位都极高,非平常下人可比,连奶妈也很受尊重,想必属于厨子一类,与吃有关。

煎、炒、熘、炸,烧、烤、烩、炖;卤、拌、酱、熏、蒸、煮、焖、涮……全是中式厨房里的创造。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闻所未闻的吃法,哪一个都充溢着智慧的想象与天才的发明。鸭掌好吃,五味难入。有人发明了一种经典吃法:于铁丝笼底置铁板,尽头放佐料汤盆,下用炭火烘之。待铁板烧红时,抱活鸭放入笼中。鸭脚被烫,必去汤盆里凉快,久之蚀得难受,又得铁板上去烤。循环往复,直至烂熟。剁而食之,据说鲜美无比。还有活吃猴脑、生腌活蛇的吃法,都一样的血腥、残忍。其馔或许上佳,但观之谁忍下箸?鲜仁慈,多兽道,还是不要吃的好。

国有国情,族有族风,吃之有道,各地亦然。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相异俗”。川、粤、鲁、淮诸大菜系的形成,皆因饮食习性使然。总的说,北方人嗜葱蒜,湘蜀黔嗜辛辣;粤人嗜淡,苏人嗜甜;山西佬爱吃陈醋,新疆人喜食孜然;蒙古人喜欢奶酪,西藏人爱酥油……吃的做派,各处也不一样。北方人吃得实在、大气,南方人吃得精致、细发。北方一人一餐,往往够南人全家聚吃数顿。最为细发的吃,头一个数上海阿拉。听说上海人买回一只鸡去,除了鸡毛和鸡骨,都要悉数收进皮囊。吾有位上海同事,周末上街,买二两排骨改善伙食。回家红烧了一盘,糖醋了一盘,还烧了一个排骨汤,全家人吃呀吃呀吃不完。我真是佩服!

“吃饭穿衣亮家当”,有人素食简行,有人则吃的奢侈、铺张。就算是家资万贯,富可敌国,也不能呼朋引类地山吃海喝。整天山珍海味、玉液琼浆不断,再厚的家道也会吃尽中落。几人能比“挟四海、制宇内”的乾隆皇上,十三天里可以吃七次烤鸭!

寻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最好,“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上篇:牛哥牛嫂乐“逍遥”
下篇:妻子,请关注丈夫的健康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0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06/2981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