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霞光 李贺普 江涛
5月14日,距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还有100天。将于8月22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这届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运会在意大利的都灵举行,此后每两年举行一届。北京大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大运会组委会名誉主席贾庆林提出:要把本届大运会办得“隆重、热烈、精彩、成功”。大运会组委会主席、北京市市长刘淇代表北京承诺:将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大运会。
1998年11月29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的国际大体联执委会上,北京赢得了第二十一届大运会举办权。
翌年的6月14日,北京大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向国际大体联考察团汇报工作时说:我们不会辜负世界对北京的信任与支持,要把北京2001年世界大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大学生体育盛会。
这是北京向国际大体联作出的庄重承诺。
大运会是世界体坛有影响的综合性运动会。1995年日本福冈举办的第十八届大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达到162个;1999年西班牙帕尔玛举办的第二十届大运会参赛者最多,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达6000多人。从现在报名情况看,参加北京大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可望超165个,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将达到7000人。这些都超过了历届大运会。
(一)体育场馆体现了大学生运动会特点
清华大学再次显示出名牌大学的气派,借大运会契机,在体育场馆建设上动大手笔。学校投资上亿元,新建跳水馆和体育馆,并改造体育场。大运会组委会考察后安排跳水、篮球和足球3项比赛在这里举行。与其毗邻的北京大学决定改造校内的五四体育场,重新铺草皮和塑胶跑道,增加配套设施,整治周边环境,总投入3000万元。学校多次与大运会组委会联系,从清华那儿争来了足球比赛。
大运会共有12个比赛项目,设在高校的25个比赛和训练场馆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都承担了任务。除7个新建场馆外,其它原有的45个场馆全部进行了改造或装修。北京工人体育场、首都体育馆、国家奥体中心的改造工程是配合申办奥运会进行的,达到了举办奥运会的标准。
在高校集中的海淀区,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西南一侧崛起了13栋塔楼。这就是为大运会而建的运动员村。据介绍,为大运会建运动员村,北京是第一个。13栋塔楼包括运动员公寓、代表团办公楼。公寓部分有15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房间3522套。每个寝室配有独立的卫生间、电热水器和空调,足以容纳参加大运会的7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此外大运村内还有餐饮、医疗、健身娱乐中心、商务中心、宗教场所等。中央绿化广场达2.2万平方米。
这项工程的兴建,可缓解首都高校扩招后出现的学生住宿困难,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大运会后,这里将变成大学生公寓。
(二)开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
夜幕下,49组造型遥控彩车徐徐驶入北京工人体育场,每辆彩车上有5个高大的造型人展现奔跑的英姿,寓意“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舞台背景将再现黄河壮观的壶口瀑布,咆哮的河水奔腾而下。这是大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的精彩一幕。
大运会开幕式包括入场式和大型文艺表演,其中重头戏是大型文艺表演《HELLO 21》,象征新世纪的开始,世界大学生相聚北京。参加者有120多个单位、12000多人。一幅幅奇妙多彩的变幻画面仿佛讲述中华民族悠久、神秘、灿烂的文化,展示北京在人文方面的独特魅力。穿越时空的隧道,从远古到未来,从宇宙到人间,从星空到海洋,如同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观众从歌舞中将感受到21世纪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脉搏。
入场式前将安排著名歌手演唱和进行紧扣主题的空中立体表演。当演出达到高潮时,火炬塔将展现出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开幕式的亮点。
大运会开幕式由国内一批优秀而又年轻的编导、舞美、灯光、音响等专家组成,现方案十分出色,投入大约为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二十分之一。它将是历史上最好的大运会开幕式。
(三)主新闻中心是历届规模最大,也是最好的
截至4月底,报名采访大运会的中外记者人数已超过了历届,包括西方各大通讯社、国际知名的电视台、报纸和杂志。
主新闻中心设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有电话、电视、查询终端和因特网信息系统,国内外新闻机构可租用工作间,还将有100名懂英、法语言的志愿者。各项目决赛场馆设分新闻中心。
计算机网络将覆盖大运会全部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和官员驻地等。运动会期间可以在网上自动完成比赛成绩的采集、处理、打印、公告等过程。
(四)火炬传递和向世界展示新世纪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本届大运会的理念是“青春 北京 新世纪”。许多中国大学生都希望加入其中,贡献一份力量。2000年4月8日,大运会“志愿者服务总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成立。大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从今年3月5日正式开始以来,两个月来,每天都有众多学生和市民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及团体等方式报名,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登记在册的已达5万多人,而实际只需要15000人。
大运会火种采集堪称新世纪的杰作。今年元旦,新世纪第一缕曙光升起的时候,专程赴大洋洲新西兰的中国大学生代表在梅西大学采集“新世纪之光”火种。与此同时,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校园,大学生代表也采集了“新世纪之光”火种。4月14日,又迎来了采自意大利都灵的第一届大运会的火种。三处火种汇集于中华世纪坛。
本届大运会以“新世纪、新长征”为主题,通过火炬传递扩大大运会的影响,传播奥林匹克理想,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
5月4日,由5000多名首都大学生参加的大运会火炬传递出发仪式在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点燃主火炬。至8月22日大运会开幕,火炬将传经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63个城市,总行程2万多公里,直接参加火炬传递活动的有近30万人。这将是世界大运会火炬活动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大运会一天天向我们走来。北京将以全新的面貌和充分的准备笑迎五大洲的大学生朋友,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向世界奉献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大运会,实现对世界的庄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