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韭菜沟走出的“亚洲杰出农民”

2023年10月12日

在去延安采访途中,记者了解到一位叫郭志清的老党员、老八路,17年如一日,苦居深山搞治理的感人事迹。

这位老人治理的山沟叫韭菜沟,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据当地宣传部干事李玉胜介绍:“当年沟里一满子住着的全是红军。”在艰苦的战争年月里,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山秃了,水也不绿了,逐渐变得荒无人烟,成了一个连免子都不光顾的地方。打自老郭进山后,这才一年年的好了起来。

初夏的陕北,并非到处苍翠,阳光炙烤着裸露的黄土,车中闷热难耐。可一进韭菜沟里,但见满目皆绿,车沿土路便道蜿蜒而上,记者看见连环坝呈台阶状层层从沟底铺向高山;山杏、酸桃、犁树上挂满新果,叫不上名字的山花乱迷人眼。车停在郭志清老人居住的土窑下的鱼塘边,老李告诉记者:“韭沟面积近百公顷,17年前,荒无人烟,是个连鬼都留不住的地方,从自郭志清进沟后,凭着这位老八路的精神,一把老镢头,一盏马灯,含辛茹苦17年,使这里荒山披上绿装,深沟飘满果香,塘里的鱼最大的有十几斤重哩”。

几声狗吠,从土窑里走出一位一身陕北装束的老太太,经介绍得知她是郭志清的老伴,她说,老郭昨日到横山去了,不在家。她将我们让进居住的土窑中,记者了解到,郭志清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14岁参军,20岁入党,南征北战,全国解放后他主动要求回陕北当农民,每月有老八路生活补贴,在山下柳林镇还修了几孔颇有点气派的石窑。1984年,他看到老区日益恶化的秃山秃峁,便顶着子女们的压力和周围疑惑不解的目光,提一盏马灯,扛一把老镢头和老伴一起在荒无人烟的韭菜沟里挖了两孔土窑洞,修路、整地、打井、栽树,一住就是17年。几年前初冬的一天晚上,郭志清突然想起刚栽下的果树苗没覆上土,担心被冻死,就提着马灯上山顶着寒风培土,返回途中,一脚踩空,跌进深沟,幸亏老伴发现山上未见马灯光亮,及时叫来人,满山遍野寻找,才把已冻得蜷成一团的老郭救拽上来。夏天在远山干活,他常常被暴雨淋成落汤鸡,冬天,手脚冻裂,他用胶布一缠,收工回家,老伴经常看到镢头把上有渗出的斑斑血迹,老伴心痛得直抹眼泪。

1997年是郭志清最开心的一年,这年老郭已将韭菜沟治理得模样大变,他先后植用材林5万多株,经济林7380株,种下的果树也已经挂果,圈养羊达50多只,市区政府还给他免费通上了照明电、安装了地面卫星电视接收器,赠送了一台彩电。他还获得了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亚洲杰出农民”的奖杯和证书,2000年他又被评为延安市劳动模范。

17年心血,17年汗水,韭菜沟已是满山翠绿,无情的岁月也使老郭更为苍老,老伴最后对记者说:“老郭说了,他死了之后也要埋在韭菜沟最高的山头上,因为他觉得睡在韭菜沟的土炕上坦然,喝韭菜沟里的小米饭最香……”。

本报记者 龙仁生

上篇:唐都医院开展“人工肝”技术效果显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1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12/2983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