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重点工程担重任 穿山开石谱华章

——中铁一局五处东秦岭公司决战中国第三长大双线铁路隧道工程纪实

2023年10月12日

西安东南四十公里的蓝田县,昔日这里是出产美玉的地方。今天,这里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是西南铁路隧道工程火热的战场。

西南铁路是中国面向21世纪国家铁路建设的重大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天字第一号工程。参建单位精英云集,其中就有中铁一局五处东秦岭公司。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东秦岭隧道是西南铁路西安合肥段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蓝田县灞源乡境内。全长12268米,居中国双线电化铁路隧道第三位,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长双线铁路隧道。

该隧道设计复杂、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工艺新、技术含量要求高。

那是1999年12月24日,东秦岭公司的英雄健儿,在朔黄铁路工程大战中打了一个漂亮仗,征尘未洗、又披挂上阵,在指挥长张金夫及其班子成员带领下,奔赴西南铁路新的战场。当时恰逢大雪封山,初来乍到,环境恶劣,人、财、物极其缺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指挥长张金夫钢铁般的誓言,是职工们决战的心声。一个月后,先遣英雄们不仅克服了建点时的一切困难,而且让平导放响了进洞的第一炮,正式拉开了隧道施工序幕。同时,当月完成开拉31米,当时创下了建点、施工、搬迁的“三快”记录。

向科技管理要效益 创国优精品工作

东秦岭隧道工程公司将它当做局、处的“窗口”工程,“形象”工程。从建点开始,就对参战职工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和教育,并从严细管理入手,打好科技之仗。

做好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工作,技术人员在班子成员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六次修改施组编制,直到满意通过。长大隧道通风、反坡排水是世界难题,公司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一举攻克。

在资金困难的条件下,公司给各办公部门配了电脑等设备。并在局、处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力排众议,投入数千万巨资,引进了电脑台车等机械设备。在外国专家的教授下,职工学员们以近乎于着迷和固执的精神学习钻研,很快熟练掌握了它,并让它投入使用。

为了保质量、保安全,创国优精品工程,公司成立有科技攻关小组,QC小组,各工序分工明确,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移交下道工序。为了达到衬砌面光滑平整、美观、消除麻面、气泡,职工们在间距仅有30~45cm的场地中精益求精工作;为了使混凝土密实,检查工作面,职工不惜将自己变成了“混凝土人”。施工中的接缝不能超过5毫米,职工们硬是将标准提高到3毫米。为了确保安全,他们科技攻关,采取了管棚注浆新技术加固后,再预留核心土,分三台阶掘进,并加强施工量测,解决了施工的难题。

2000年5月9日晚22时,平导掌子面岩质恶化,公司班子成员,大胆创新,采用电脑台车打管棚。解决了难题,而且使工效比常规提高20倍,创下了钻打探孔在中铁一局没有先例的巨大奇迹。

东秦岭隧道一年365天都是大战

东秦岭隧道工程建设,公司领导上到指挥长,下到一般干部和职工同甘共苦,现场忙碌工作的身影你很难分清谁是领导谁是工人。老职工把“流汗最多”等好传统传给了下一代,青年突击队把“吃苦奉献”视为精神支柱。2000年10月,突降大雨,山体失稳性塌方,公司夜以继日抢险,年轻人已经推迟了再推迟的婚期到了,指挥长、经理的亲属病了,还有突击队员的老母病逝了……但大家始终以大局为重,硬是把损失减到最低,把工期和时间抢了回来。

在掌子面上,战斗着一批想家而不能回家的职工,当真到了家门口,有人却三过而不入,陌生的儿子见了爸爸叫叔叔。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五处东秦岭公司隧道工程建设,受到了各方的评价与赞扬。

2000年4月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来到东秦岭隧道首次检查,对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5月28日,东秦岭公司非凡的业绩引来了西南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其工地成功举行。

1999年东秦岭公司荣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模范职工之家”,“跨世纪立功竞赛先进集体”。2000年荣获“安全标准工地”。

另外,管棚注浆加固和模板台车混凝土衬砌等正在申报省及国家级部门QC成果。

初战告捷,载誉满堂,东秦岭公司当之无愧。目前,秦岭之中东秦岭公司隧道工程建设战火正酣。我们坚信未来他们一定会再创辉煌和佳绩。

赵一扶 刘军 张广林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12/2983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