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杨再生和他的钻井事业

2023年10月12日

文/冯永祥 刘军 赵一扶

石油钻井,因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先导地位,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龙头”企业。其独特的技术,精良的装备,过硬的队伍和敢打硬仗、拼搏奉献的精神,注定了他们在石油大军中不甘寂寞,要独领风骚、一路高歌。 ——引子

世纪之交,站在21世纪发展的起跑线上,长庆局审时度势,以大手笔、大思路、大动作,将钻井系统进行整合重组,组建了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

闻听喜讯,怀着对长庆钻井人的深深敬意,我们进行了采访。

驾驭“龙头”担大任

2001年1月8日,长庆石油勘探局在西安基地召开大会,宣告正式成立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并任命杨再生为总公司总经理。

杨再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位长期以来从事钻井工作并对石油事业充满热情和执著的西北汉,在最近三年带领原钻井二处创造了辉煌业绩。

1998年,钻井二处在承包价值削减8%,减收增亏4000多万元的严峻形势下,完成总收入5.11亿元,上缴税费4238.45万元。

1999年,二处在承包价格再削减16.5%,土地价格翻番,减收增亏高达1.1亿元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完成总收入5.8亿元,上缴税费4451.77万元。

2000年,二处在油田两大业务分开运行的新形势下,完成总收入8.5亿元,上缴税费1.36亿元,生产经营创历史最高水平。

仅凭这些数字看,是有些枯燥,但它包含的实质和内容却是那样的丰厚和饱满。

从小在西北长大的杨再生,1982年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系毕业,分配到长庆油田,他任过技术员、工程师、钻井队队长、副处长、处长。

高等学府的熏陶和西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使他不仅充满了知识和智慧,而且在他身上更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1998年,38岁的杨再生挑起了钻井二处处长的重担,当时,企业各方面存在的矛盾极为突出,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他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带领一班人,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首先烧起了企业改革的“三把火”。第一把火:在前任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巩固钻井队“小老板”的地位。第二把火:建立内部市场,实施模拟法人。第三把火:进行专业化重组,盘活人财资源。这“三把火”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二处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三把火”,这“三把火”一下转变了职工固有的思想和陈旧的观念,这“三把火”使二处改革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杨再生又提出了“2+1”的发展思路,即钻井、采油和多种经营一齐上。

经过努力,当年钻井二处不但生产保持了上升势头,而且填平了资金费用的巨大缺口,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利益。

为了使管理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杨再生高瞻远瞩,他和班子成员形成共识,带领并组织精兵强将,认真实施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SE管理推广工作。在其过程中,他先从领导干部的贯标工作抓起,处长两考“科长”,这不仅开了二处历史先河,而且在职工中引起极大反响,有力地促进贯标工作的展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11月,钻井二处一举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注册,成为长庆钻井系统第一个通过ISO9001认证注册、最早推广HSE管理体系,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单位。

2000年初,面对油田重组分开分立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关联交易的新形势,杨再生又及时提出了“立足油田一流服务,面向市场二次创业,一业为主多元开发,扬长避短,滚动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多视角市场,低成本运行,技术创新,整合经营”四大战略,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竞争,大力开拓市场,并组织实施了以理顺内部关系,简化中间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的改革,加快创新步伐,使该处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油田内外钻井单位中,钻井进尺扶摇直上,年钻井进尺一举跃上66.6万米的大台阶。

为了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把企业作强,杨再生和“一班人”又多次上兰州、下西安,马不停蹄跑市场,他们在西安地热市场中“一炮打响”,其工程被陕西省誉为“精品工程”,为长庆人争了荣誉……3年来,杨再生率领的钻井二处不仅上缴利税3.3亿元,而且支持地方经济210万元,为油田存继企业生存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再生在工作中表现出领导能力强,作风民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魄力、思想新,勇于开拓进取,而且在生活上他极富爱心,十分关心群众,深得职工的爱戴,他千方百计为职工解决住房,使职工十分感动,一些老职工流着热泪说:“杨处长这人太好了,二处领导太好了,他们真正是咱工人的贴心人。”

杨再生凭着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著的管理才能,今天又被知人善任的长庆石油勘探局领导和广大职工推上了总经理的岗位。

众人划桨开大船

犹如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在世纪之交健步而来,饱含着激情,孕育着希望。

总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以杨再生为首的班子以“创新、开放、简捷、明确、责任、自信”为企业经营理念。按照整合优势,做专做强的路子,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根据关联交易市场的区域分布和市场开发战略的发展规律设立3个钻井工程项目部,15个专业公司,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大而全”,“小而全”,建立起了全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一个崭新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钻井企业诞生并巍然屹立在数万名长庆职工的面前,诞生在陕西这片石油开发的热土上,她不仅带给了人们新的感觉,而且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憧憬。总公司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了2001年奋斗目标:全年完成钻井进尺180万米以上,全年钻井总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

融合统一,是钻井总公司运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在认真分析原三个钻井处历史成本、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经营指标层层分解,构建起了完善的内部市场运作体系,项目部与专业公司之间以合同形式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各项目部,专业公司从落实总公司经营政策入手,在生产启动之际就积极完善了劳动管理、财务核算、项目管理、岗位职责等基础性制度,从而使总公司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科学高效、规范运作的道路。

2001年2月18日,在总公司班子成员的精心筹划和统一指挥下,新组建的长庆钻井“巨轮”完成了前期诸多工作之后,正式拔锚起航,短短十天,所属钻井队便全部到了现场,尽管当时受大雪等自然环境影响十分严重,但各项目部和专业公司从大局出发,按照总公司“理顺关系,充分准备,正常运行,平稳启动,逐步加速,确保安全”的原则,保证了政令畅通,做到了生产起动正常。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长庆钻井马不停蹄拉开了内部人员、设备的大调配。一时间“长庆钻井是一家”的思想弥漫在了12000余名长庆钻井人的心中。在很短时间里,长庆钻井总公司就实现了人员调配到位,钻机配置到位的目标。其中先后调配人员近千名,调整办公用品170余台套。

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从成立、到生产启动、再到全面运作。班子成员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职工为了抢时间,春节提前收假,放弃休息,……他们巨大的付出换来了巨大的收获。

初战告捷 业绩辉煌

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这个在改革大潮中精心铸造的时代“巨轮”,在全局上下的悉心关爱下,班子成员不负重望,导航掌舵,带领职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组建不足三个月,就出手不凡,在国外市场频频亮相,屡获佳音,顺利承揽了尼日利亚、厄瓜多尔钻井施工工程,实现了长庆钻井开拓国际市场的历史大突破;国内关联交易市场生产形势更为鼓舞人心,奋战在陕、甘、宁、蒙四省的钻井队伍摆开战场,扬鞭摧马,截止5月底共开钻342口,完井285口,钻井进尺595266米,以平均日进尺700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展现着强大的整体优势和发展活力。

长庆钻井,这个长庆“二次创业”中,以改革为动力,成功走向发展和效益的“龙头”企业,目前,在以杨再生为核心的坚强有力的班子成员领导下,正昂首阔步向前奋进。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企业,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我们祝愿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前景更加美好广阔,事业更加辉煌灿烂!

上篇:“特殊”的乘客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1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14/2984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