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昔日坐等拨款 今朝筑巢引凤

圣地延安再掀开发热潮

2023年10月12日

本报讯 近日,坐落在延安宝塔山下繁华市区、设计高度为21层的圣地第一高楼——科技智能大厦地基浇筑工程接近尾声。兴建这座大厦的业主能将1.1亿元投资延安,是得益于延安人观念的转变。从“你扶持、我发展”到“你赚钱、我发展”,延安人观念的转变拓宽了圣地的引资渠道,使延安在西部大开发中又一次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开发的热土。

延安曾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由于地域限制和其他原因,至今仍没有完全走出贫困。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延安的发展十分关心,全国上下一直扶持不断,老区的面貌一天天在发生变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扶持,等待拨款”的老观念却在阻碍着延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前进的步伐。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场经制度的建立,促使了老区人思想的解放。延安人一改发展经济不依赖外地扶持的思想,降低招商门槛,鼓励外资投资,让延安在别人来延安赚钱中求得新的发展。科技智能大厦的投资人陈银海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来延安投资建楼的。

陈银海是浙江人,他从海外亲戚引资4000多万元,共投1.1亿元来延安做生意。他说一是看好延安的投资环境,二是觉得这里赚钱有市场。据延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和对外开放办公室主任余敬杰介绍,这几年,延安市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出台了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合作的31条优惠政策,开设政务大厅“一厅式”服务,投资审批事项减少40%,坚决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影响投资的事件果断进行曝光,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圣地投资发展。海南联亚投资公司与延安合作开发的红枣系列项目,已付诸实施;由西安某商投资1.6亿在市中心建设的丽融商贸大厦正在紧张施工;咸阳某公司投资2000万元兴修的延安市场沟仿古一条街建设已近尾声;西安圣地房地产公司投资6000万元在延安建设商业大厦;陕西“西北大药房”投资2000万元承包黄龙荒山开发药源基地;澳大利亚紫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兴建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线。

据统计,截至目前,延安市与市外、境外签订各类经济合同协议30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新一轮开发热潮正在圣地延安涌动。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省严打捷报频传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15/2984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