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古太 苏中山
基尼系数接近警戒线
国际上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它表示1%人口所占有的社会财富的比重。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收入过分均等,高于0.4属于差距过大,超过0.45则属于极度不平等,极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已经由一个温饱问题还解决不了的国家跨进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但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明显拉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证实,1996年中国城乡合计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425,1998年升至0.456。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告别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从一个收入差距不大,甚至较为均等的国家变成一个收入差距相当明显的国家。
有分析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的扩大;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距过分拉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过于悬殊;东部居民与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拉大;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收入远远高于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收入等等。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也认为,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首先表现为地区间的、不同行业间的差距。在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工作的人明显比在传统产业工作的人的收入要高出许多。其次,随着大批新兴产业的出现,这种收入差距还表现为一种“代际差异”,即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收入相对较低。因为新兴产业多以计算机信息为主,这些行为需要的是年轻、高学历、懂电脑、会外语的人才,这种人才需求使中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基本占不到优势。所以,他们在这个领域中就没有参与分配的机会。
天平为什么越来越倾斜
有关专家分析说,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导致收入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收入的差异,而劳动收入差异又是劳动能力和技能的差别、职业和劳动强度的差别、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以及其它一些因素造成的。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动下,腰包迅速鼓起来的这部分人当中,相当多数是由于劳动收入或者由正当的财富收入造成的,他们的收入是合理合法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排除,他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暴发”是由非市场因素,甚至是非法因素造成的。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偷漏个人所得税。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效果并不理想,偷漏个人所得税现象相当严重。不可否认,高收入者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最大。
二、行业垄断。目前,我国铁路、电力、邮电、航空运输等垄断行业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以1997年为例,当年航空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与制造业职工工资之比为2.84:2.03:1。
三、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侵害职工利益,漠视职工的保险福利待遇。许多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既不参加社会保险,又不给职工提供相应的福利,他们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就是牟取非垄断的超额利润。
四、违规、违法经营。在厦门特大走私案中,犯罪分子从国库中劫掠的财富就多达数百亿元。当然还有从事卖淫、贩卖珍贵文物、贩毒、贩卖人口以及制假售假等形形色色的不法之徒。
五、极少数官员的腐败。现在,腐败分子已不再满足于对实物的贪占,而是竭力追求金钱,热衷于搞钱权交易。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腐败官员中,最多的曾拥有数千万元至上亿元的财产。
当然,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还包括一些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区位因素和历史因素。其突出表现在:一、城乡壁垒的存在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7:1,而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则为2.7:1。近年来,这种差距也没有明显的缩小。二、改革开放的推进序列和东部沿海的各种特殊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1990年东、中、西部农民收入之比为:1.5:1.17:1,而1995年则为1.7:1.21:1,近年来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收入之比为2.38:1,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与最低的城市收入之比为4.88:1。
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著名分配学专家赵人伟、李实等人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一书中警告说,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低于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但高于亚洲的一些国家,更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已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赵人伟、李实等人还说,目前我国虽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但存在两极分化的危险,这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是一对“孪生兄弟”。而且,随着入世的临近,加快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显得极为迫切。
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起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分配制度。同时,要将各种非货币收入货币化,并使各种经济活动及居民收入纳入有效的政府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将居民的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二、积极探索税制改革,尽快消除“逆向调节”问题。在完善税收制度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收入所得税的征收,打击偷逃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行为,并尽快出台遗产税、消费税等税收。
三、向垄断价格开刀,切实改变垄断行业个人收入过高的现状。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完善明码标价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垄断行业利用垄断经营地位乱涨价、乱收费的行为。
四、努力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职工享受应有的保险福利待遇。同时,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向贫困职工伸出援助之手。广大职工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打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腐败行为,从制度上规范收入的合法来源。
六、加快发展开放性、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要公平地向农村劳动力开放。同时,农村内部也要打破社区间的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分割。这是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七、通过政策调整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城乡居民在税负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要使农户纳税比率与其收入水平挂钩,同时对一些低收入户和贫困户实行必要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城镇,要加快推进实物分配的货币化进程。
八、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关注贫困人口,关爱弱势群体,缩减收入差距,理应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